“嫌疑人在这里藏过行李箱,”王帅用勘查灯照射地面,“擦拭痕迹呈长方形,长约80厘米,宽40厘米,和监控里的行李箱大小吻合。”地面的纤维检测显示为蓝色涤纶,与杨林他们发现的完全一致,“行李箱里可能装着作案工具或衣物,处理后把箱子藏在这里,或者已经运出小区。”
走访3号楼2单元的住户时,201室的王阿姨提供了关键信息。“9月10日下午确实听到楼梯有动静,”她端出切好的西瓜,“好像有人拖着什么重物,咚哐咚哐响,当时还以为是装修队搬运材料。”她指着楼梯转角,“就在那里,我开门看了一眼,有个穿黑茄克的男人往下走,见我开门就赶紧转身,没看清脸。”
监控画面与住户证词对上了,王帅更加确定男子有重大嫌疑。“他9月9日藏好行李箱,9月10日下午取出作案工具,在水箱附近踩点,通过消防通道进入楼内实施作案,”他在白板上画着时间线,“作案后处理凶器和行李箱,从大门离开,整个过程策划周密。”技术科传来消息,烟蒂上的DNA在前科库中没有匹配,但与地下车库擦拭痕迹的DNA一致,进一步确认了男子的作案嫌疑。
就在这时,小张在小区的失物招领处有了意外发现。“9月11日早上清洁工捡到个银色行李箱,放在失物招领处没人认领,”小张捧着箱子回来,箱体有处明显的磕碰痕迹,“和监控里的一模一样!”王帅戴上手套打开箱子,里面只有几件换洗衣物、洗漱用品和一本出差记录本,没有作案工具,但衣物的纤维是蓝色涤纶,与现场发现的完全相同。
“行李箱被嫌疑人丢弃了,”王帅翻看出差记录本,扉页写着“李宝华”,还有公司名称“盛达贸易有限公司”,“找到这个人的身份了!”他立刻联系盛达贸易有限公司,对方人事部证实确有李宝华此人,是公司的销售经理,9月9日至12日出差到本市,但公司没有安排他拜访安居小区的客户。
“出差期间私自到小区,还虚假登记,藏行李箱,”王帅的手指在记录本上划过,“绝对有问题。”他让警员调取李宝华的户籍信息,照片上的中年男子与监控里的嫌疑人一模一样,身高180厘米,符合之前推算的身高范围,户籍地就在本市邻县,有摩托车驾驶证,登记车辆是辆旧款红色摩托车——与围墙外的轮胎印型号一致。
“证据链越来越完整了,”王帅召开临时会议,“李宝华,男,42岁,盛达贸易有限公司销售经理,有摩托车,身高体态与嫌疑人一致,案发时间段出现在现场,有虚假登记、藏匿行李箱等可疑行为,衣物纤维与现场一致,具备重大作案嫌疑。”他下令:“立刻联系李宝华,核实其出差期间的具体行踪,尤其是9月10日下午3点至4点的活动轨迹。”
联系李宝华的过程并不顺利,电话关机,公司说他出差结束后已经请假,目前在家休息。王帅带着警员驱车前往李宝华的户籍地,邻县的幸福小区,当他们敲响302室的门时,开门的正是监控里的中年男子,穿着家居服,左手缠着纱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