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布上突然出现根蓝色涤纶纤维,在显微镜下根根分明。“这根纤维与死者工装内衬成分一致,”杨林放大纤维细节,“截面呈不规则三角形,单纤维线密度3.2dtex,断裂强度4.5cN/dtex,在消防通道门把手和地下车库均有发现。”他顿了顿,调出铁链的照片,链环上的划痕在灯光下格外清晰,“水箱附近未发现作案凶器,但在地下车库排水渠里找到半截扳手,型号与物业丢失的工具一致,扳手上的指纹与水箱锁具上的陌生指纹部分吻合。”
张凯翻开尸检报告,纸张翻动的声音打破了短暂的沉默。“死者张国军,男,40岁,死因确定为机械性窒息,”他的指尖点在颈部索沟的照片上,暗红色的压迹在腐败静脉网中依然清晰,“颈部有类圆形指压痕,直径1-1.2cm,间距2.5-3cm,从右侧下颌延伸至左侧颈部,符合扼颈致死的受力特征。舌骨大角右侧有完全性骨折,断端锐利有骨痂形成。”他切换到肺部照片,散在的出血斑像撒了把红色小米,“双肺有Tardieu斑,心血血红蛋白氧饱和度62%,符合窒息死亡的典型改变。”
“死亡时间能精确到什么程度?”陆川突然插话,手里的笔在笔记本上转得飞快。张凯调出直肠温度曲线图:“直肠温度19.2℃,环境温度按水箱水温16℃计算,结合尸僵发展程度和胃内容物消化状态,死亡时间确定为9月10日晚8点至12点之间,死前3-4小时进食过米饭和肉类。”他补充道,“右手食指指甲新鲜断裂,断端有出血,指甲缝里提取到少量皮肤组织和蓝色纤维,与现场发现的涤纶纤维成分一致。”
王帅接着汇报小区调查情况,幕布上出现了十六个分屏的监控画面,每个角落都标注着时间戳。“小区监控存在多处盲区,尤其是3号楼消防通道和水箱区域,”他放大画面中模糊的黑影,“9月10日晚9点17分,水箱附近的监控拍到可疑人员,穿黑夹克,提银色行李箱,步态特征与现场足迹吻合。但由于夜视模式限制,无法识别面部特征。”他切换到地下车库的监控,“9月10日晚10点23分,该男子在车库停留约15分钟,有擦拭地面的动作,与我们发现的血迹擦拭痕迹时间吻合。”
“重点排查的李宝华已排除嫌疑,”王帅调出李宝华的出差证明,“他9月10日下午确实在小区出现,但系探望前妻,且有酒店入住记录和公司线上会议证明,无作案时间。其衣物纤维与现场发现的纯涤纶成分不符,DNA比对也排除关联。”他叹了口气,“但我们发现张国军最后一单送货地址就是3号楼2单元,收货人为李强,两人存在运费纠纷。”
张辉把张国军的送货路线图铺在桌上,红色马克笔在安居小区3号楼和东门停车场之间画了条直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