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到这一步,大家自然也不是傻子。
李宪华这话可以说是没有跟你绕什么圈子,而是直奔主题。
古晋城内此时的抗日力量还能有谁?
那些马来人、达雅人就算是反日,也是一盘散沙,更别说大多数人已经被日军裹挟了,不可能反日。
除此之外,就只有城内的华人。
可城内的华人这几年跑了很多,不想跑或者跑不了的华人中,就只有一股力量最强。
那就是古晋王家,那个布鲁克王朝封的甲必丹家族。
古晋王家在之前一直都是古晋华人的王,权势很大。
只是日军入侵后,古晋王家遭到不小的打击,但依然有一定的势力。
但对于古晋王家,南华联合会并不打算收编这个家族。
没办法,影响较大,而且还亲英,真要原封不动的收编,只会是一个雷。
之前不是没谈过,但王家并不打算接受南华联合会的条件。
那就是离开古晋、甚至是离开婆罗洲,而且允许带一部分财产走。
这个一部分自然不多,王家自然不愿意舍弃偌大的家产,认为南华联合会就是在抢劫。
因此没谈拢。
没谈拢,这自然就算了。
可古晋王家在古晋的影响力不小,而军管会和义勇军内部有不少古晋的人,因此就有不少人找到军管会或者义勇军的人去说情。
对此,军管会处置了一批人,甚至军管会高层都换了几个。
本以为可以消停一段时间,谁想到今天又有人跳出来。
开口的李团长听到李宪华的质问,当即有些紧张,连忙解释,“李。。。李长官,在下也只是能减少义勇军的伤亡。
毕竟战争马上就要结束了,能少死点人不是更好吗?”
“李团长这是在质疑军管会的决定?”李宪华见对方还在狡辩,就更加生气起来,甚至上纲上线了。
吴琪璋见状连忙开口劝解,“李委员,不至于。李团长的出发点还是好的,只是把事情想的太简单了。
李团长,你也是。
城内如今真要有抗日的力量,之前干什么去了?
第一次总攻时为什么不配合我们?
不然我们也不会死伤两三千人。
此时想着反日了,那不就是投机分子吗?
一切按照军管会和指挥部的命令执行,两天后发起第二次总攻。”
吴琪璋自然知道李宪华说的是谁,王家也不是没人来找过他,但都被他回绝了。
笑话。
他吴家跟王家关系又不好,凭什么冒险帮王家说情?
再说了,他现在前途无量,不管是李长官,还是张会长,都对他很看好。
你王家完好无损待在古晋,让军管会怎么开展工作?
所以王家要么陪着小鬼子一起完蛋,要么自己割肉离开。
不过王家不愿意接受后者,那就只能走前面那条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