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不能大气一点,不要老是疑神疑鬼,你都已经是金棕榈大导演,没人敢出卖你的。”白滨急道。
“你和她们签了什么协议?我看一看。”李明洋不容反驳的说。
三女互相望了一眼后,白滨从书架里抽出一个文件夹,打开,抽出两份合同。
李明洋一边翻看两份对赌合同,一边思考该怎么处理三女。
白滨能力出众,远超李明洋的预估。
给她一个跳板,她是真飞给你看。
同时,她也是李明洋第一次动用关系,硬拽下来的。
老话说的好,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并不适合白滨。
白滨的思维方式很港圈,也豁得出去。
李明洋把她留在身边,除了当秘书用,最大的目的是磨磨她的性子。
将来交给张薇。
张薇对她在花束视频的墙头草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李明洋为了大局,把她给开了。
张薇当时是反对的,事后更是不遗余力将白滨又拉进了花束娱乐。
张薇如此看重白滨,全因张薇缺乏的娱乐圈经验和圆滑,白滨全都有,两人能很好的互补。
白滨能力那么强,会不会越俎代庖,骑到张薇头上呢?
完全不可能……
白滨最多就是耀客传媒加强版的张朦。
张朦……只是张薇的小迷妹罢了。
玩弄于鼓掌间……
清清吧……甜甜的闺蜜,大学同学。
李明洋很喜欢一首诗,每次看到阚清之,这首诗就会从脑海里蹦出来。
“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远道不可思,宿昔梦见之。”
甜甜要是当时没中招,他就要去睡清清了。
爽子还是算了吧……
李明洋认识的人中,她的下限在娱乐圈都属于最低那档。
刘心悠……姐姐的姐姐,姬圈天菜。
一直对他爱答不理。
李明洋最想嚯嚯的就是她。
可是这女的,李明洋完全摸不清她怎么想的……送货上门,也不是第一次了。
上次送货上门,在电影院做局……因为诗诗。
这次难道也是?
李明洋心里打起了鼓。
“这个……我去里面静静,一会给你们答复。”
说完,李明洋拿着两份对赌合同,径直的走进了观影室。
“白滨,李导这是什么意思?他难道不同意?他还是不是男人了!”清清撇着嘴,眉头皱成一个川字,愤愤不平的说。
白滨笑着安慰,一定没问题。
刘欣悠风轻云淡的翻着时尚杂志,她很随意。
李明洋同意也好,不同意也罢,她只是帮诗诗的忙而已。
至于李明洋用强怎么办?
刘欣悠以前担心,现在完全不担心,李明洋很怂……很多顾忌。
诗诗一句话很精辟,李明洋习惯性瞻前顾后,走一步,想十步……
这种男人不敢强!
十几分钟后……
李明洋从观影室里出来了,一脸兴奋的坐到三女的对面,“二位愿意加入花束娱乐集团,我很欢迎,不过对赌合同得改改。”
“怎么改?”阚清之积极的说道。
“你们想要的东西都太简单了,比如清清你想离开华策,这种事情没必要卖身,作为老同学,你只要说,我一个电话就能帮你解约。“
“真的!”
“当然,所以你们尽可能的把要求定高一点,一步到位那种最好。”
“我想当大明星,有最好的团队,有好多好多代言,财富自由!我还想买几个豪宅,买飞机,买游艇,买……”阚清之掰着手指说。
白滨和刘欣悠听的超无语……默默的离她远点,免得被当成同类。
等到阚清之唠叨完,李明洋转头看向刘欣悠。
刘欣悠很简洁,“我要花束集团的股份。”
“多少?”
刘欣悠竖起一根手指。
李明洋玩味的看了刘欣悠一眼,阚清之说了那么多,不如刘欣悠一句话。
“1%可不少,我们签两年对赌,接下来的两年时间,你的时间归我,我让你拍什么,你就拍什么。”
“我不拍涩情。”
“擦边行吗?”
刘欣悠迟疑了两秒,点了点头,又补充道,“以内地的审核为标准,审核不允许的我不拍。”
“可以。”
李明洋看向发愣的白滨,“小白,你去叫法务部的人过来,重写合同。”
“老板,你不能厚此薄彼,我也想拍戏,我要求不高,和刘姐一样就行。”白滨猛地站起来,强烈反抗!
李明洋没搭理白滨,打电话给法务部,叫人来,重新起草对赌合同。
半个多小时后。
三女都拿到了自己想要的合同,基本上就是刘欣悠的对赌要求,每人一份。
但李明洋对三女的要求是不一样的!
刘欣悠是花束视频的签约艺人,只负责拍平台自制项目。
没什么其他条款。
因为李明洋觉得她作为明星是合格的,严于律己,没有什么负面新闻。
而阚清之是有形象条款的,主要是体重,不能超过九十斤,超过九十斤要罚钱,论斤罚!按天罚!
不控制好体重,能罚到她白打工,倒给公司钱。
阚清之就是嚷嚷两下,就痛快的签了。
白滨的条款就多了,从形象到道德,还有保密条款!
多达三十多条硬性条款,李明洋是把所有能加在白滨的条款,全都加上,链子又粗又长。
而作为回报,李明洋让她当民国小姐的制片人,负责筹备民国小姐。
给她的资源是最好的,约束也是拉满!
阚清之和刘欣悠是爆剧用的,资源好坏全凭运气。
两女当秘书太浪费资源了……
如果不是白滨太难搞,野性难驯,李明洋也不会暴殄天物的让她当秘书……
至于花束集团的管理工作,李明洋只是现在比较忙,等张薇回来,他基本上就没什么要操心的了。
“我过几天要去棒子,不知道什么时候回,你们三个接下来就一个任务,就是通过对赌合同,签明星片约,记住一定要签对赌合同,要锁住!明白吗?”
签完了对赌合同,李明洋收起了笑脸,非常严肃的说道。
三女你望望我,我望望你,都有一种自己把自己卖了的感觉……
……
接下来的几天,李明洋每天不是忽悠远道而来的圈里人,签对赌片约。
就是在给花束集团做规划。
他要利用天眼优势,制定了一个为期两年的超级爆剧计划。
前世,平台对剧集的评级制度最早可以追溯到2016年。
当时爱奇艺将电影行业的分账模式引入网剧领域,推动了分账剧模式的诞生。
这种模式不仅改变了传统剧集发行的商业模式,也为后来的评级制度奠定了基础
今生,因为他提前把网大的概念搞出来,网大分账模式已经进行了三次升级。
网大作为收益与平台联系最紧密的一种影视产品,每一次平台的动作,都对网络电影未来的发行动向影响颇大。
有效VV和播后定级已经成为过去式。
上个月爱奇艺,先行实施了播前定级的形式,将不再统计“有效VV”,取而代之的是大数据勘定和人工评估。
而‘播前定级’正是平台对剧集的评级制度的开始。
国内主要剧集播放平台设置了S+、S、A+、A、B等内容评级,一般按照IP大小、明星知名度、投资成本等方面进行划分。
这套评级体系,包含了一个项目的体量,还有它背后的制作模式、播出模式、营销模式。
S和S+级项目是平台自制,大IP制作,顶流演员加持,知名团队操刀,平台会给予充足的宣发资源。
A级项目体量没有S级大,虽然平台也重视,但是可以倾斜的资源无法与S级项目相比。
B级项目属于平台扶持较少资源,在平台播出以后参与点击量分成。
播前定级,并不是立项就开始定级。
而是一个过程。
为了在前期严抓品控,优酷曾经为定制剧设立了制作中台。
优酷在项目的不同阶段会进行多次评级(立项时、开机前、交片时、开播前),中台部门的KPI就是跟进制作、保证项目从立项到播出评价不能掉级。
这个做法,被爱优腾广泛施行。
‘流量至上’怎么来的?
就是这一套‘播前定级’标准搞出来的!
播前定级,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可以理解影视行业权力分配的逻辑。
当视频平台灵活使用了互联网规则“流量”“评级”,市场对影视作品的需求,就变成了流量至上的逻辑。
虽然后来各大平台改规则,改成了播后定级。
很多播前评级为A+的项目,播后成了S级。
但流量至上的逻辑并未改变。
反而变本加厉!
说实话,国内平台唯流量论,恐怖到扼杀原创了!
对流量的精细化,控制化,工业化的流水操作。
让A级B级已经很难出精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