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0章别有用意
曹操想到这里,目光不由变得更冷了几分。
堂上儿子还在眼巴巴的看着自己,曹操最终也有些心软了,况且自己也已经不年轻了,日后终究还是要靠子脩自己,不趁着自己还能帮扶的时候栽培子脩,那自己不在了他该怎么办?
想到这里,曹操做出了决断:“既如此,那为父就给你这次机会。”
曹昂大喜过望,赶忙拜谢。
曹操随后将堂上众人遣散,唯独留下了嫡子曹昂。
这一举动引起了众人的好奇,但曹操都已经发话让他们各自去忙了,即便是曹仁、曹洪、夏侯惇他们也不敢留下来旁听。
很快,堂上众人悉数散尽,只剩下了曹操和曹昂两人。曹昂顿感压力巨大,只觉得曹操落在他身上的目光有些沉重,更有些刺人。
过了好半晌,将曹昂留下来有话要说的曹操却偏偏一直保持着沉默。
曹昂有些沉不住气了,主动开口试探道:“父亲留孩儿下来,可是有事要吩咐?”
听见曹昂的声音,曹操心中忍不住升起了些许失望,他情不自禁的想到,若是换了刘封易地而处,恐怕对方只会比自己更沉得住气。
不过旋即,曹操就将这荒诞的想法抛诸脑后,开口道:“你此番主动请缨,欲为父分忧,是你自己的意思,还是听了旁人的劝谏?”
曹昂赶忙回答道:“父亲,此事确实是孩儿自己的意思,不过也的确有友朋劝说。”
曹操似轻描淡写的接着问道:“哦,都有何人劝说?”
曹昂似乎毫无隐匿的心思,当即回道:“安民、文烈、子和、仲达、德祖皆有进言。”
曹操笑了起来,朝着曹昂招了招手。
曹昂犹豫了一下,还是起身走到曹操跟前重新坐下。
曹操伸手轻轻拍了拍儿子的肩膀,对于曹昂,曹操一直都是极其喜爱,且为之自豪。哪怕刘封那个妖孽将自家儿子衬托的庸碌无为,一无所长,但曹操的心态总体还是十分平和的。
他很清楚,刘封那样的妖孽恐怕数百年都未必能出一个,又凭什么让子脩去同他相比呢?
只是有一点曹操一直萦绕于心,那就是若是自己这一代不能功成,那最后子脩可还是要对上那妖孽的。
“你能广纳建言,为父很高兴。”
曹操突然开口夸奖,听的曹昂又惊又喜,可紧跟着,曹操却是话锋一转,极为郑重道:“只是子脩你无论何时何地,切记一点。”
“旁人便是说的再有道理,却绝不能替你做决断。”
曹操目光如炬,紧盯着曹昂,看的后者有些发怵,但依旧坚定的点了点头。
看见曹昂的反应后,曹操这才转嗔做喜。
“既是你主动请缨,为父也不会驳了你的面子。”
曹操心中飞快的计算起来,缓缓开口道:“既然安民他们都劝谏你毛遂自荐,那此番出征,你就把他们都带上吧。安民、文烈、子和如今也俱领有部曲,为父再以子孝为汝副将,总领军事,以仲达,德祖为汝参军,参赞军机诸事,调精锐兵马两万,助汝入汉中。再调子敬去长安,出任京兆尹,领关中军事,为汝后援。”
曹昂登时大喜,躬身拜谢道:“孩儿必不负父亲之望,为父亲拿下汉中。”
“好、好。”
曹操将曹昂搀扶了起来,笑吟吟的突然问道:“对了,驻兵白马一事,是何人所建?”
曹昂愣了下,但迅速的反应过来,老老实实回答道:“乃司马仲德所谏。”
曹操缓缓颔首,过了片刻,开口赞赏道:“仲德知兵之人,汝军事一道若有不解,可多咨询子孝与仲德。”
前面说过,白马塞距离南郑不远,而南郑县便是汉中的郡治所在,同时也是汉中的第一大城,经济冠绝全郡,地处平原,又有汉水而过,土地极为肥沃,人口繁盛。
谁占领了南郑,即可辐射大半个汉中。
可唯独在军事上,南郑的重要性却是远不如白马塞。
如今阳平关不过草创,连年抵抗刘璋入侵的张鲁根本没有余力大兴土木,修筑关城。
故此阳平关对岸的白马塞,才是汉中最为重要的门户关城。
白马塞与阳平关只是隔汉水而对望,起到的作用却是一样的,在阳平关未有建成之前,白马塞几乎以一抵二,等于起到了双倍的作用。
谁能入主白马塞,就能掌控关中至汉中,蜀中至汉中这两个最重要通道的节点。
司马懿精准的看见了这一点,谏言曹昂驻扎白马塞。
只要白马塞在手,关中和汉中的联系就不会被切断,而蜀中想要反攻汉中,也将会被阻挡在白马塞外。至于汉中南郑,有白马塞在手,张鲁又已经表态归顺了的局面下,曹昂自然是可以随时将之摘取。
曹操也是一眼就看出了这一点,才会建议曹昂多多亲近咨询司马懿。
不过曹操也并非没有限制司马懿,否则也不会以曹仁为副将,又将三位曹氏家族下一代军方青壮派代表人物塞进了南征队伍,最后,还不忘加了杨德祖入参军处,以分司马懿之势。
对此,曹昂隐隐有所察觉,但并不清楚。
议定之后,曹昂自去准备。
五日后,曹操以天子诏令曹昂进侍中,拜受司隶校尉,持节出征,领兵马两万驰援汉中。同时,又拜枣衹为京兆尹,坐镇长安,统领关中诸军为后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