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向温和的子弟兵,现在采取了更为强硬的态度,对当地进行军管军控。
好在真喜欢闹事的人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多。他们能适应小鬼子的烧杀抢掠,不可能适应不了温三的合理管控。
何况更多得利的还是穷苦的老百姓,他们更愿意掀翻那些长期骑在自己头上的大地主和权贵。
这套政策通过一段时间的推广之后,渐渐出现了积极正面的效果,当地老百姓对他们的拥护也是越来越多。
不过生活在这些地方的人,很多都是更早时期过去的边民。大多都是逃难过去的,稍有实力的人,都不愿意长期生活在这种相对落后的地方。
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可耕种的面积其实相当大,人口还是比较欠缺的。
温三得知这个情况,又生一计。发动西南地区的老乡,鼓励他们去境外发展。
经过大力宣传之后,还是有很多老百姓愿意前往安南发展。毕竟这边有大把的土地可以耕种,每年上交的粮食数量也比国内少很多。对于喜欢种地的华夏国民来说,吸引力还是非常大的。
这一策略还是起到了不小的作用。总有胆大的,想要去异乡奋斗,发家致富的人愿意走出国门,去境外发展。
何况温三信誉和人品都是值得广大老百姓信任的。他的部队更是作战能力强大,安全保障方面也没有任何问题。
一系列的新政策推广下来,第一集团军总算在安南地区站稳了脚跟,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小鬼子的部队被他们赶到了更为偏远的地区,双方的交战规模也变得小了很多。
小鬼子内忧外患,早没有了当年的风光。
鬼子陆军处处受制,仗打得越加不顺。各列强对鬼子国的物资交易也管制得更加严格,让小鬼子的战略物资变得非常的恼火。
同时,小鬼子的海军舰队在中途岛战役之后,更是接连失败。不但被击沉了大量的军舰,海军陆战队也是一批一批的战死。
鹰酱投入的兵力越来越多,对小鬼子步步紧逼。
鬼子国内多次呼吁,要组织部队反攻琉球群岛,结果都没有组织起什么像样的部队来。
第二集团军在琉球群岛上完成了多处海防线建设,把每处可登陆的港口都经营成了铜墙铁壁。
小鬼子来了几次小规模的袭击,结果被守军死死封锁在海上,最后联合舰队,将小鬼子这些技战术都不成熟的海上部队全歼于海上。
邓一荣不但在战斗磨砺了自己的部队,还缴获了好几艘可以直接编入舰队的水面舰只。
温三得到这个消息,直呼小鬼子真懂事,完全是来给他们送装备的。要知道他的造船厂到现在也没有下水几艘军舰。
特别是五千吨以上的军舰,到现在一共才下水两艘,都还没有正式加入战斗序列。
小鬼子‘送’来的舰船,还真是解了温三的燃眉之急,让他的舰队得到快速发展。原本好些没有军舰的海军,终于登上了梦寐以求的军舰。
几次壮大之后,邓一荣的胆子也变得大了很多。他的舰队活动范围也跟着变大,遇到小鬼子的商船货船都是冲上去直接扣押,封锁鬼子与外界的海上交通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