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油腻书库>穿越历史>没钱当什么乱臣贼子> 0629 我笑杨一清无谋,边宪少智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0629 我笑杨一清无谋,边宪少智(1 / 2)

裴元看着那个年轻气盛的家伙,倒是很想问问,不见锦衣卫的右都御史,为何听说是杨廷和的同党,就改变了自己的想法。

这是什么故作姿态的成见和不值一提的清高?

裴元轻笑着,跟着那年轻人进入萧韺府中。

这次陆永的识趣多了,和萧通一起留在门房,老实的留意着里面的动静。

小伙子成熟的很快,已经明白自己阉宦亲眷的身份在什么人面前好使,在什么人面前依旧得蜷着了。

萧通之前对裴元还挺怕的,刚开始被老子安排去锦衣卫的时候也总躲着裴元。

后来直接成亲随了,就只能硬着头皮当差。

当了几天,萧通自己也转过弯来了。

慢慢的心态就平和了不少。

萧通见陆永神色怅怅的站在门房檐下看向府中,倒是先左右寻摸了个小杌子坐下歇息。

裴元跟着那年轻人往后绕。

等到了一处稍偏的会客的地方,那年轻人才道,“那就请裴千户稍等片刻吧,家父一会儿就过来。”

裴元点点头,安稳的坐下。

若是他猜的不错的话,萧翀这次出京前八成也要有方方面面的人要见。

裴千户是讲究人,这点时间要给人留下的。

一直到又换了一次茶水,才见一个四十岁许的人,面带审视的瞧着裴元步入堂中。

此人正是负责山东案件的萧翀。

裴元到底还是有点逼数的,起身对萧翀恭敬的说道,“卑职锦衣卫千户裴元,见过右都御史。”

萧翀对裴元的恭维也不感冒,很淡定的回道,“右都御史的事情尚未有眀旨,裴千户慎言。”

说着,便上前坐在主位上。

裴元知道萧翀是自持身份,等着自己道明来意。

他索性开门见山道,“听闻右副都御史要去查河道总督张凤的案子了,卑职想来问问,右副都御史可有什么头绪了?”

萧翀不悦的看了裴元一眼,“这等朝廷大事,岂是你能过问的。”

说完又想起刚才疑惑的事情,旋即问道,“之前,你对小儿说,你是杨阁老的同党?”

问完之后,很有的政治敏感性的萧翀还补充了一句,“因为事涉首辅大学士,我这个右副都御史不能不问。”

面对这个杨廷和的真同党,裴元这个假同党就不好糊弄了。

好在裴元脸皮厚,就硬蹭。

“当年汉朝党锢之祸的时候,度辽将军皇甫规因为仰慕党人,遗憾自身未被列入党人名单之内,为此捶胸顿足,上书自陈,要求将自己也视为党人。此事被后人传为千古美谈。”

“卑职虽然不明白什么微言大义,但也心向往之。”

“如今卑职极为仰慕杨阁老,也时常揣摩杨阁老的一言一行,心中早就将自己视为了杨阁老的同党。”

萧翀的脸都有些黑了。

他起身将袖子重重一拂,口中喝道,“荒唐!”

说着,就要离开。

谁料萧翀发怒,裴元却依旧神色自若,见萧翀已经走到门前,才慢慢道,“卑职有些不明白,同样是右副都御史,为何边宪就承认卑职是杨阁老一党呢?”

萧翀听到边宪的名字,像是被硬控住了一样,停住了脚步。

接着,目光冷厉的向裴元看来。

裴元的话虽然平淡,看似是在说萧翀和边宪之间的事情。

但其实却隐约透露着更深层次的威胁。

因为按照裴元话中的意思,他这个萧翀不认的杨廷和同党,在别处可是认的!

而且裴元还特意点名了边宪。

边宪这会儿正在上蹿下跳的折腾着,为科举舞弊的事情弹劾杨廷和呢。

杨阁老虽然光风霁月,无愧于心,但是架不住边宪那个坏东西,硬把惹出“青签案”的裴元往上凑啊。

这裴元,只用一句话,就显示出了他的价值。

萧翀神色数变,终于沉下气来,转身重新坐回了桌案边。

随后,他语带不屑的说道,“那边宪混淆是非,全无廉耻,又何必道哉?”

萧翀和边宪的关系比较复杂。

两人同一时期担任巡抚;担任巡抚期间,又都在霸州军的攻击下表现得碌碌无为;被霸州军击破州县后,又同时被何鉴拿了下狱。

之后因为“大议功”论及了地方官员的非战之罪,何鉴被迫去职,了断因果,两人又同时被起复。

经历了这么多,原本两人该成为亲密战友的,但是很可惜,他们身上的标签不允许。

萧翀是杨廷和的乡亲,边宪是杨一清的门生。

杨廷和与杨一清的斗争形势,已经逐渐明朗化了,作为快刀的都察院正是双方交锋的前线。

边宪猛攻杨廷和的同时,萧翀也一直尽心尽力的给边宪拖后腿。

裴元这次过来的目的很明确,虽是他挑起的话头,却根本不接这个话茬,而是接着自己上一个话题继续说道,“身为同党之人,卑职想来问问,右副都御史对河道总督张凤的案子可有什么头绪了?”

萧翀只觉得自己额头的血管都在跳。

只是联想到对方那隐含的威胁,萧翀也实在说不出让对方滚蛋的话。

这种强迫接受的感觉,真的让人感觉很不舒服。

萧翀不想和这家伙解释太多,淡淡的道,“朝廷已经让本官会同十三道御史前往查问,事情的真相如何,还要查过了才知道。”

裴元听了笑道,“要是我没猜错的话,关于这次该如何办案,杨阁老也该提点了几句吧?”

萧翀听了不由怒道,“你岂可污蔑当朝首辅大学士?杨阁老岂有你这样的同党?”

裴元则不疾不徐的说道。

“张凤乃是杨阁老父亲的同年。当初向朝廷请旨拨款,被户部左侍郎杨潭驳回后,也是内阁出面摆平的此事。”

“可以说,只要张凤的案子查实了,就相当于打了杨阁老的脸。”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