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碧:“我对你们的礼教也是很赞同的,这样才能自律。人的思想不能任由放纵。俗话说:心似平原奔马,易发难收!”
朱望对张碧说了声“晚安!”睡觉去了。
次日一早,李明开车往云远市,朱望开车到方家村,分道扬镳。
李明到云远城外,邵市长早在等候着了。
邵市长还是刚进口的低档车,李明的车是进口的高档小车,比起来邵市长的车就寒酸多了。
到了市中心的一个十字路口,人流攘来熙往,很是热闹,百货大楼就在十字路口的北方,坐北朝南,果然是好地段。
停好车后,李明、张玫、李仁、白素娥一行跟着邵市长一行人,走进百货大楼。
李明、张玫,李仁、白素娥仔细审视整个建筑,面积宽广,光线明亮,四人在心里暗暗点赞。
黄金地段,黄金铺面,的确是个理想的经商场地。
对照云远市的承包合同,明显是云远市亏了,颇有让利的味道。
看完场地之后,双方到市府谈判。
邵市长首先说:“李副部长,你看协议上还有哪些地方需要修改的地方,请提出来商榷。”
李明笑道:“你们明摆着是以让利的思想拟出这份协议的,我除了以公正心来对待这协议外,当然不会再有其他非份之想。
我看这样吧,把免税三年这条取消了,另外把场地租金加上去,或者场地变卖也行。变卖的话,现金多少,收取租金的话一年多少,都议一下。”
李明的话让在坐的大小官员十分震惊,做为吉昌公司的负责人,理应站在吉昌公司的利益上,趁机为自己捞取更多好处才是。可是李明却反而是是站在云远市的利益上着想,为云远市谋取利益。
实事求是地说,这份协议虽然是让吉昌公司占了不了便宜,但对云远市来,何尝又不是大有好处。
几年来,百楼大楼人满为患,员工超编,上班消极,病假远超正常,进货、销售不计成本……各种管理制度漏洞百出。致使年年亏损,成了吃财政的大户。
吉昌公司自负盈亏,又把所有职工安置下来,就是市府把百货大楼这个大负担甩给了吉昌公司,每年能为财政节省了一大笔经费支出。
邵市长在会上一提出把百货大楼承包给吉昌公司,立即得到全体拥护,马上就拟出了协议。他们还担心吉昌公司不愿意接收这个烫手货,决定只要吉昌公司愿接收,还可以做些让步,比如说免五年税收……等等。
谁知李明不但同意接下这个烂摊子,不但没有再提利己的要求,反而一开口就是要删除利于吉昌公司三年税务这一条,当年就要纳税。
更有甚者,还提出了要吉昌公司交纳场地租金,或变卖场地。这就要让吉昌公司损失一大笔的资金了。
邵市长感动地说:“李副部长,我说老实话,百货大楼年年严重亏损,吉昌公司能够接盘,就是对我们的莫大支持了。吉昌公司能够年年纳税,就是我们的摇钱树,我们还怎么好意思再提场地租金呢。”
李明笑道:“老百姓的个体户不是谁都要纳税吗,而百货大楼占据了这么好的资源,有什么理由不纳税呢。税是必须要交纳的,这是没有任何可商量的。是按利润的比例收税,还是按营业额的比例收税,那就是你们税务部门的事。
场地租金也一样,按临街门面租金的比例讲算吧。一间小铺的面积是多少,租金是多少,平均每平米的租金是多少;再把百货大楼的面积量一下,有多少面积,该收取多少租金,就清清楚楚了,谁也不占便宜,谁也不吃亏。”
按李明的说法计算下来,这两样一年为云远市财政增加将近一亿的收入。而以前要亏损六千万,两下加起来,一年就是一点六个亿。
云远市一下子就等于每年多了一点五个亿,财政就宽裕了,邵市长的这个家就好当了。
李明本来是想将百货大楼买下来的,考虑到条件还不成熟,时机不到,人们的思想难以接受,不如不提,暂时就以租用的模式,等时机成熟了再购买就是水到渠成,省了许多麻烦。
云远市府一班人喜出望外,邵市长说了一箩多的好话。当下把协议打印出来,双方签字,即时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