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众生,需要他这么一位圣人来代众生应劫。
而天帝昊天欲要证道成圣,天庭神位就得补全。
昊天道行圆满,量劫在即,已经没有更多的时间让天庭慢慢去补全仙神之位了!
天地间有资格补全这些神位助天帝昊天证道成圣的人,在哪里呢?
这便是昊天给元易解释的原因,由此也可见其对元易的倚重。
毕竟这等事,元易虽然是准圣存在,圣人亲传,但他并没有做决定的资格。
能够做出决定的,是诸位圣人。
昊天实则并没有必要和元易这般解释,因为元易在这件事上实则并没有决定权。
“元易明白了,多谢师叔告知。”
元易虽然感到无奈,但这对于他而言并不算意外。
同时,对于昊天本身,他心中敬意更多了一分。
道成于众生,而应众生之劫。
实在是太像被推出来抗压的工具人了。
昊天明知这一点,依旧毫不动摇地承担起了这一份责任,走上了那一条路。
明明证得圣人之道,这该是最不得自在的一位圣人了吧。
背负众生,并非虚言。
果然天帝之路不是自己的道。
元易突然有些想了解那位高坐紫霄宫中的道祖了,昊天毫无疑问是受到道祖影响,才成为现在的昊天。
说不定在昊天身上,便有着几分那位道祖的影子,所以,那位道祖也是这样的人吗?
“此事之后我会再去与诸位师兄谈一谈,不过师侄也无需为此担心,通天师兄他们对于师侄,或许另有安排,我虽然还看不真切,但却能够知晓,师侄不在此劫之中。
以师侄的造化,只是助我证道,实在太过于大材小用了,师侄的道,不该是如此小,局限于我天庭之中,他日说不得师侄能够创造另一个可能,为天地,为众生。”
“师叔倒是高看我了。”元易摇了摇头。
不是他妄自菲薄,实在他自己心中清楚,抛开老师与师伯他们为他铺的路,自己并没有那样特别,甚至都没有昊天这种心怀众生的气魄与担当。
大道,法宝,神通手段,与昊天所有之物相比起来,反倒是不值得称道的东西了。
自己帮助昊天,帮助天庭立秩序,有几分是像昊天这样心怀苍生呢?
元易在反思自己,结果很遗憾,他所行之事,虽然结果确确实实有益于天庭,相助了昊天,但他自身的动机,却是私心居多,至少也是在公与私之间,找寻着巧妙的平衡点,全然不像昊天这般。
元易隐隐间明悟到了什么,圣人之道,自己那截天剑之中,所欠缺的东西,剑上所应承载的重量,他似乎抓住了一丝。
曾经,红云老祖曾告诉他,圣人之道,非以力而可强证。
这话并没有说错,只是知道这一点,和真正明悟这一点,还是有区别。
元易心中便是真切地感受到了这一点,圣人非以强而证,不是谁擅长斗法战斗本领强,谁就更有资格去证圣人之道。
元易告辞离去,出了瑶池,很快便与云霄三人离开了天庭,返回东海之外的道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