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贺已毕,州府官吏、将校分批返回治所,梁国立国一事随之传遍天下,民心归附。
庆成宫里,吴用、柴进、萧让、裴宣、刘广、程万里、扈成、陈希真、沈寿、桓逸、冯喜、包道乙等人,正在和初登梁王宝座的赵祯议事。只是所议论之事并非朝政,而是赵祯后宫之事。
程婉儿、童娇秀、方金芝、姬清婉四人都有人支持,众人对于立谁为后争论不休。
赵祯对此也有些烦恼,见赵祯眉头紧皱,冯喜突然开口道:“诸位,王上如今尚无子嗣,程娘娘、童娘娘、方娘娘、姬娘娘四人,何不仿唐朝,定为四妃。四人中先有子嗣者,加封皇贵妃,暂摄后宫事。等国朝稳定后,王上从皇贵妃、四妃中择一人为后,以固国本。”
吴用听了,赞道:“冯采风判官所言不错,梁国初立,立后也不急于一时。设皇贵妃位分过渡,也是极好的。”
“另外,除了贵妃、淑妃、德妃、贤妃四妃,其下尚有昭仪、昭容、昭媛、修仪、修容、修媛、充仪、充容、充媛九嫔,婕妤、美人、才人各九人,二十七世妇,宝林、御女、采女,各二十七人,为八十一御妻,初入宫侍御,封郡君、红霞帔。”
众人听了这个折衷的主意,都点头应下。
当下,按照先后顺序,程婉儿为贵妃,姬清婉为淑妃,童娇秀为德妃,方金芝为贤妃。
其下,姬萱封昭媛,扈三娘封修仪,刘慧娘封修容,陈丽卿封修媛,屠俏封充仪。
白芷、茗菡、茗萏三人封婕妤,再之后范绮封美人,金翠莲封才人,锦勒帛、绣勒帛封宝林,桂、薄荷、佛手、玫瑰四人封御女。定下来后,自然就是颁旨,给后宫诸人立下封号。
当然,后宫诸人除了封号,仍旧分管各自事情,六尚二十四司也在慢慢挑选人员充任。至于内侍省,目前却不设,等梁王宫修好后,宫廷中都以女官充任。都管赵兴、赵元礼,并如今府中的小厮等,都不再留任,而是去内府诸库等处,掌管府库钥匙。
因距离迷雾入侵还有段时日,后宫安定下来后,赵祯同吴用等人也在慢慢建立各衙。
比如医药司,就重新定为翰林医官院,掌管着为朝廷提供医药、派遣御医、选拔人才、编纂医书的重要职能,下设的机构有尚药局(负责宫廷的所有御药、和剂)、御药院(御用药房,掌管宫内药品的采购、保管、加工制作)、太医局(医学院)。
御医品级也定为22阶,从高到低依次是从六品的和安大夫、成和大夫、成安大夫,正七品的成全大夫、保和大夫、保安大夫、翰林良医,从七品的和安郎、成和郎、成安郎、成全郎、保和郎、保安郎、翰林医正、翰林医官、翰林医效、翰林医痊,从八品的翰林医愈、翰林医证、翰林医诊、翰林医候,从九品的翰林医学。
【神医】安道全官职为从六品的太医局提举、尚药局典御、和安大夫。白铎为从七品的太医局教授、和安郎。白彰为从八品的太医局医学博士,翰林医证。白李氏为御药院典御,白芷也兼任尚药局医佐,翰林医诊。
并发出诏令,招募翰林医官,补足百人规模。翰林医官院里的官职,都由翰林医官兼任。
翰林医官除了给赵祯、后宫妃嫔宫女、朝廷大臣诊治,梁山城内的太医局,也为百姓诊治。翰林医官轮流坐诊,同时,保安郎以上品级的翰林医官,都要教授太医局医学生。
医学生考核合格,就给予行医资格。甚至于将来,太医局还要去各处州府诊治百姓,收集医案,编纂医典。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