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早年的官员,甚至一些大才很早就意识到了;但没人去说这个问题——毕竟那时候大家都活五六十岁左右;又不是全心全意辅佐朱元璋。”
“比如:刘伯温。”
“在刘伯温眼里,你老祖一直都是那个【放牛娃】。”
“所以你老祖宗就想拼尽全力去证明自己,【我不是放牛娃,我也是有真材实料的】。”
“但可惜的是,在人家刘先贤眼里,你老祖宗无论如何努力,所做的事情如何证明自己不是放牛娃,那都不会让刘伯温刮目相看。”
“为什么,为什么老祖这样做,也得不到刘伯温先贤的称赞呢?”
朱载堉眉头紧皱,有些无法理解。
只见李时珍笑了,换了个说法,“如果,小朱,现在用我来替代朱元璋;你认为刘伯温会站在哪一边?”
此话一出,朱载堉下意识地脱口而出。
“老师这边。”
李时珍笑着问:“为什么呢?”
朱载堉直言不讳:“因为老师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甚至老师在元末的话;以老师的魅力以及水平;我老祖肯定是没机会争那位置的。”
“就是不知老师的魄力如何,带病打仗的能力如何。”
李时珍满意地笑了,“我不太会带兵打仗,我只会【碾压】。”
“是的,小朱说的不错,刘伯温是会站我这边,为【天下大同】而努力的。”
“而你老祖做的事情很多都是错的;但人家刘伯温心知肚明,也懒得说。”
“所以人家就算意识到了问题,人家会和朱元璋说么?”
“所以就直接导致了——”
“【我是当官的,我不敢冒着被杀头的风险去说你的政策是错的】”
“结果这状况就直接导致了一直在延续,直到明末。”
听到这话,朱载堉一脸懵。
老师又无意间提到了明朝末年的事了?
这到底怎么回事啊;老师怎么总是无意间说到明末?
难道是真的【看见】明朝末年了吗?
见朱载堉不说话,李时珍又加了一把劲。
“小朱,你应该知道老师说的是对的。”
“你应该已经意识到——老百姓犯事,杀。”
“你们皇家贵族犯事,可以被原谅。”
“尤其是,秦王朱慡,他做的那些恶事;对百姓伤害大到难以想象;最后你老祖宗是怎么做的?”
“还能怎么办,当然是原谅啊;【毕竟咱老朱家的儿子就天生高人一等,怎么能跟贱民相比呢?】”
“【这天下都是我老朱打下来的;我让你们在大明生活是看得起你们;你们怎么就不能允许老朱我纵容一次呢?】”
说着说着,李时珍忽然模仿起了朱元璋的声音,同时又仔细观察了一番朱载堉。
朱载堉此刻,眼神空洞,陷入了深深的怀疑之中。
俨然是信仰开始崩塌!
只见李时珍嘴角轻轻勾勒。
“小朱,你应该发现了真相。”
“朱元璋目光短浅,他没有任何的学识;就算后面努力学习,最终也没有被刘伯温认可。”
“因为人家刘伯温确实是能跟诸葛亮比肩的大才:【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
“所以就算我不说,你现在也知道你老祖的问题到底有多大!”
“他知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但他不会做;甚至做不到,而且根本就做不到【以身作则】!”
“若国家的掌权人都做不到【以身作则】,那么他底下的官谁愿意以身作则?”
“既然朱元璋自己搞特权,那么他就不能怪官员搞特权和贪污——反正最后伤的一直都是老百姓。”
“小朱,你老祖宗的所作所为,都是因为他的【无知】带给百姓更大的伤害!”
讲述到此,李时珍都累了,而朱载堉却一脸听不够的表情。
李时珍深呼一口气:
“总结一句:你家老祖只能生活在乱世带兵打仗,这一点,很好;是他的功绩。”
“当大明进入少战乱,甚至无战乱时;这个国家就得换人来坐,所以他该退位;但他手里却握着权利不肯放下。”
“直到Judy永乐年间,朱棣将权利下方,内阁不一样做得很好么?”
“到头来,你应该发现了——朱元璋,打仗行;治国,一塌糊涂。”
“这就是我对你家老祖宗的评价!”
“至于你问我为何要推翻你老朱家的江山,现在你应该知道为什么了吧?”
朱载堉反应过来后,说出一句:“那是因为老师确实能比老祖做得更好!”
李时珍严肃地问:“所以,你的答案是?”
只见朱载堉突然起身,目光坚决地点头,“我的答案是:【支持老师推翻我家江山】!”
【朱载堉同意李时珍的推翻计划,历史进程+20%】
【奖励:寿命+10年!】
随着提示落下,江哲顿时被一阵金光包裹。
身体的每一个器官都得到了恢复,每一个细胞都在欢呼雀跃。
一瞬间,病痛消失得无影无踪。
“这...10年寿命的感觉是这样子的吗?”
“原来健康的感觉,竟然是这样的!”
良久,江哲惊喜万分。
他更期待,病症全部消失。
电视画面内。
朱载堉一脸诚恳地问:
“至于推翻我朱家江山,我根本无所谓!”
“谁让百姓生活更好,我就支持谁。”
“可是,我要看到老师如何让百姓生活更好!”
“同时我更想知道,老师该怎么具体去做,从何入手;又需要多少人,需要多长时间;能否少伤百姓,尽量少伤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