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后。
二人抵达了王恭允的小破住处。
映入李时珍眼里的到处是一片红墙青瓦。
路过挨家挨户时,大家的房门都开着,在正堂坐着,手捧各种书籍,抑或在家处理公文。
由于嘉靖帝不上朝,大家也就每天在家处理处理政务,就连王恭允连御史台都懒得去了。
“果然。”
“上梁不正下梁歪。”
“这样的大明,不要也罢。”
“江兄,你认为呢?”
江广看着众多官员,嘲讽一句:“我倒是没什么看法,只是觉得他们在尽力扮演一个好官;但实际上,根据我们资料的掌握,他们很多人啥也不行,没真才实学,除了个别人。”
李时珍笑了,“哈哈,果然还是江兄懂我。”
“其实还是科举制的弊端;科举制培养出来的人鲜有真才实学。”
“那些有大才的;有几个去朝廷当官的。”
“所以朝堂,就是一群这不行,那也不行的权贵,世家门阀之后的交流之地。”
“孤臣,能官被权官孤立;优良政策少见;昏庸政策一大堆。”
“而我辈之人,需要改变的就是这种阶级性的垄断。”
“先生说的是;任重道远!”
“不远了,很快就行!”
谈话间,二人抵达老王的住处。
二人上台阶,轻轻敲门,三下。
不久,门被推开。
王恭允和张居正早已等候多时。
“来就来嘛,还真给我和小张带早饭啊;咦,阳春面,我最爱食!”
老王笑着将打包好的阳春面接过,然后将二人迎进书房,对坐。
李时珍打量着张居正,眉清目秀,一脸正义;看不出是贪官,“阁下是张居正张大人?”
张居正作揖,“正是,阁下是外界传闻,医治百病的李神医?”
“不敢当,医治百病有点低估我的本事了,起码医治千病,不在话下。”
此话一出,张居正一愣,被逗乐了,“李神医真是不拘一格!”
“能否问下,为何当初皇帝邀请您,您却不上京面圣呢?”
“他没资格。”
“嗯?”
李时珍直言不讳,“我不爽他。”
“为何这般想法?”
“我宁愿给看不起病的老百姓看,我都不愿意给剥削老百姓的昏君看病。”
“所以,张大人,不必再多问。”
闻言,张居正默默点头。
心中的李时珍映象有点意外。
在他原本认知里,李时珍李神医是仙风道骨的绝世高人。
没想到现实中,压根不注重礼节,玩笑话张嘴就来;个性十足。
张居正喜欢李时珍的性格,这样交往起来,轻松自在。
见状,老王岔开话题,“我今早和小张已经联系了胡宗宪,他愿意见一见李神医;但是他儿子在家!”
李时珍看向老王,“怎么?”
“你知道他儿子吗?”
李时珍沉思着回应:“是横行乡里的老大胡桂奇,还是老二胡松奇、抑或是资料少见的老三胡柏奇;你说的是哪个儿子?”
“老二!”
随着话落,李时珍和江广对视一眼,二人顿时心知肚明,二儿子是锦衣卫副千户,上级正是前往怀庆府的张千户。
看到此处,江哲抵着下颚,面露沉思,“锦衣卫副千户,天子亲军。”
“现在就相当于要去兵部尚书家里,撺掇人家ZF?”
“撺掇的过程中,全程被胡宗宪的老二锦衣卫副千户看在眼里。”
“那么消息就很快会传进那朱厚熜耳里。”
“这事,可大可小。”
“取决于...”
“胡宗宪是否是会真心帮助暗杀营解决外扰。”
这时,张居正审视着眼前三人。
现在他确认了——暗杀营的情报非常强悍!
人都没来过京城,却对胡宗宪的三个儿子了如指掌。
这一下,他是真确信了同盟会与暗杀营的渗透能力。
老王担忧地问:“小李,还要去吗?”
李时珍连连点头,“去,现在就去;带路。”
江广连忙拉住李时珍,“先生,太冒险了,要不我先去把他儿子绑了;若他不答应,就走最走下策!”
说完,他做了个抹脖的动作。
李时珍一脸严肃地拒绝:
“不,不能动他三个儿子。”
“难道你忘了未来京城奥运会的那位是谁的子孙后代了?”
“根据现有资料侦测,我们无法知道那位是这三个儿子谁的后代;我们甚至还要保护好他三人。”
而李时珍所说的,正是涉及未来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