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家夫妻头胎生了女儿,二胎生下原主后,把她送回了老家。
三胎两人依旧生了女儿。
那时候他们的餐馆有了起色,把老三留了下来。
原主14岁那年,被爸妈接到城里。
此时家里除了大姐妹妹,还有一个弟弟,是丁爸丁妈特地抱养的。
爸妈疼弟弟,姐姐护着妹妹。
只有原主孤立无援,没人疼没人爱。
为了讨爸妈欢心,她放学回来经常在餐馆帮忙,只为了换来他们的一句夸奖。
老家教学质量落后,原主在城里念书跟不上班。
姐姐妹妹和弟弟嘲笑她学习差,还说她不讲卫生,是个野丫头。
原主没考上高中,她想念技校,家里不同意。
丁爸丁妈让她在餐馆干活。
一年后妹妹和弟弟没考上高中,爸妈出了高价赞助费供他们念书。
后来,大姐读本科,小妹和弟弟读大专。
原主跟着丁爸丁妈起早贪黑,给他们挣学费,挣姐姐妹妹的嫁妆,挣弟弟的购房款。
他们在外地安家,只有原主留在爸妈身边。
偏偏丁爸丁妈各种瞧不起她,不止一次当众说她没出息。
姐姐妹妹弟弟也说她占家里的便宜最多,理所当然地把父母的养老丢给了原主。
……
“这不是欺负老实孩子么!”
丁萱还没生气,系统先暴躁了。
真要比丁爸丁妈在孩子身上的付出,不管是物质还是感情,原主都排在最后,得到的最少。
她在自家餐馆做事,爸妈没开工资,总说以后会把店交给她。
原主15岁初中毕业,实打实地在家里干了20多年。
并不是她在外面找不到事做,挣不着钱,而是丁爸丁妈长期劳累,一身毛病。
原主20岁就在后厨掌勺,家里的小餐饮店是她撑着。
财政大权一直是丁爸抓在手里,她就是全年无休,在自家餐馆打工的劳模。
那三人怎么能说出这么昧良心的话?
认为是她占了家里的大便宜?!
当初,光是弟妹上高中的赞助费,一人就是两万。
原主从小到大花家里的钱加在一起还没有一万。
得利者高高在上,指指点点,真可恶!
“别生气,我都不气。”
丁萱嘴里叼着一根狗尾巴草,懒洋洋地躺在院子里的竹床上。
下个月放暑假,丁爸丁妈就要开车回来,接她到身边去上学。
他们在离家一千六百多公里的江南小城打工。
原主被送回老家到现在,两人只回来过4次。
开始他们是没钱,老家在偏僻农村,下火车还要转来转去,花时间也费钱。
后来两人的小炒店有了起色,要忙着挣钱。
再后来孩子多,回来一趟很麻烦。
现在孩子也大了,丁爸丁妈也买了车。
年初爷爷摔了一跤,恢复得不太好,奶奶种地种园子外加照顾爷爷,有点儿吃力。
所以丁爸丁妈打算把丁萱带走。
“萱子,吃饭——”
丁奶奶在灶屋里喊了一声,丁萱应了一声,噔噔噔地跑了过去。
晚上吃的简单,萝卜干和土豆焖饭。
丁萱这碗锅巴更多,焦黄的土豆,上面盖着几片过年熏制的,亮晶晶的腊肉。
她埋头苦干,吃得满嘴流油。
丁爷爷和丁奶奶在旁边眯着眼睛笑。
一开始,老人也是传统老思想,重男轻女,嫌丁萱是个女孩儿。
可后来孙女在跟前一点点长大,这么长时间,即便是养小猫小狗也会有感情。
所以对比另外三个孩子,他们还是更喜欢丁萱。
只有自己投入了时间、感情和精力,沉没成本更多,才会更加在乎。
这是人之常情。
“奶,你休息,一会儿我刷碗!”
“你玩去吧——”
丁奶奶摆摆手,把孙女推了出去。
正是千禧年,丁萱在镇上念初二,平时住校,周末回来。
每逢周日,丁奶奶会炒一些辣萝卜干、榨菜或者豆豉腊肉,装在罐头瓶子里让她带去学校。
到了饭点她去食堂打二两饭,就着咸菜一起吃。
比较起来,跟在丁爸丁妈身边的长姐丁蕊,妹妹丁蓓蕾,和弟弟丁学民,日子可比她滋润多了。
原主在家里地位最低,丁萱可不想过去受气。
有时候来自父母和家人的“霸凌”,比外人带来的伤害更大。
这天周五,丁萱是坐着车回来的。
丁爷爷和丁奶奶起初还在纳闷。
车上下来几个人,两女一男。
为首是个戴眼镜的胖老师,他主动跟老人解释,说他是体育学校的主任。
一次偶然,他回家探亲,发现丁萱跑步厉害,很有天赋,想特招她去体育学校。
跑步?
丁爷爷想了想,点了点头。
这孩子在山里长大,从小窜来窜去,跑得比猴子还快。
没想到跑得快居然还是特长,还有专门的学校招生。
这事儿丁爷爷拿不定主意,只能去村小卖部给丁爸丁妈打电话。
胖老师在电话里介绍了体育学校,主要是培养运动员,要是条件优秀,还能保送去大学。
总之,吹得天花乱坠。
丁爸之前在电视上看过武术学校,戏曲学校,没想到还有体育学校。
一听对方说丁萱身体条件不错,学校免费提供食宿和学费。要是参加比赛得了名次,还会有奖金。
丁爸二话不说答应了下来。
要不是老人身体不行,他并没有想过接丁萱到身边,毕竟多一个孩子多一份开支。
现在老二有了别的出路,他们能少一笔开销,这是好事。
丁爷爷和丁奶奶年纪大不懂这些,丁爸说这学校好,他们只能听儿子的。
很快,丁萱收拾东西,坐着车走了。
离开的时候她十分不舍得,跟爷爷奶奶保证放假就回来看他们。
离开村子,丁萱自由了。
其实所谓的体育运动学校招生,是假的。
几个招生老师,也是丁萱的傀儡。
丁爸这么痛快地同意让她去体育学校,没有仔细询问,也没有任何怀疑,足见他其实并不在乎这孩子。
果然,原主是个不被偏爱的小可怜。
丁萱改了一下容貌,又捏了两个和自己长相相似的傀儡,直接杀到了丁爸和丁妈在的城市。
丁爸丁妈在吉祥路开了家餐馆,叫“厨嫂酒楼”。
丁萱灵机一动,在丁家隔壁开了一家餐馆,起名“妈妈家常菜”。
主打一个竞争!
她要和丁爸丁妈抢生意!
隔壁的门店叮叮当当装修一个多月,让丁家人十分好奇。
看到店名,丁爸一开始没放在心上。
这边的餐饮店很多,有的人能坚持干下去,干成老店。有的开不了几个月,就关门大吉。
餐饮这一行,看着起点不高,可也不是谁都能做成功的。
只说这两年,隔壁已经换了几家,丁家也习以为常。
他们还在开玩笑,赌“妈妈家常菜”能坚持多久。
丁学民还说对方一个月倒闭,逗得丁爸丁妈哈哈大笑。
多了一家同类型的餐馆,肯定会影响自家的生意。
他们自然是希望自己红红火火,竞争者早点儿关门歇菜!
丁萱笑了笑,决定给丁家人一点“惊喜”。
于是,从开业起,妈妈家常菜就以物美价廉闻名。
不但味道好,价格适中,而且后厨是开放的大玻璃窗,能清楚地看到炒菜过程,绝对不是预制菜。
丁萱这边生意好,丁爸那边的生意就少了很多。
很多人在比较两家后,选择了“妈妈家常菜”。
到了饭点,看到自家只有三两桌客人,而隔壁人满为患,还有人排队,丁爸丁妈心里可不是滋味儿了。
这样强有力的竞争对手不是他们想要的。
因为生意不好,丁爸丁妈花钱也没那么大方,对孩子们也吝啬起来。
丁蕊和丁蓓蕾的零花钱直接扣除没有。
丁学民是男孩子,零花钱照旧。
“为什么弟弟有我们没有?你们就是偏心,这是重男轻女!”
丁蕊气呼呼地说道。
“吃喝都在家里,穿的用的都是家里买好,你们还有什么不满足的?”
丁妈板着脸。
“二丫还在老家,可没有花我们什么钱。”
“你们为什么不跟她比?”
丁蕊和丁蓓蕾对丁萱没什么印象,毕竟也就回家见过几次。
她们只想和弟弟比。
“不管,反正弟弟有的我也要有!”
两姐妹这个时候非常齐心协力。
“吵什么吵?家里生意这么差,你们怎么不能懂事一点?”
“养你们这么大,不帮家里做事,也不晓得心疼一下我和你妈,只知道要钱!”
丁爸一拍桌子,大声呵斥两个女儿。
“不跟别人比学习,就盯着你弟弟,真是越大越不懂事!”
丁爸拍板,不给她们零花钱。
他是一家之主,说的话连丁妈都更改不了。
丁蕊姐妹即便心里有怨言,也没有办法。
丁家火药味十足,丁萱的小日子很逍遥自在。
她进了一所私立初中,爹妈不疼她,她要好好把自己疼一遍。
得知隔壁的小丫头上的私立学校,丁家姐弟三人说不嫉妒是假的。
奈何人家里只有一个孩子,他家的生意那么火爆,也供得起私立初中的开支。
反观自家,两姊妹连零花钱都没有,心里越发不平衡。
丁蓓蕾看看丁萱身上的漂亮裙子,再看看自己穿的便宜货,心里第一次怨恨父母。
生三个女儿也就算了,还要抱养别人家的男孩,说以后有弟弟给她们撑腰。
这话丁蓓蕾听得耳朵都生茧子了。
她可没看出来弟弟会给她们撑腰,只看到弟弟吃的用的都比她和姐姐好!
丁爸丁妈嫉妒“妈妈家常菜”的生意好。
丁蕊、丁蓓蕾和丁学民,嫉妒丁萱像个小公主。
丁学民虽然在丁家是备受疼爱的男丁,可丁家还有两个姐姐。
他羡慕丁萱这样的独生女!
刚过千禧年,手机是个稀罕东西,丁萱已经用上了诺基亚,丁学民嫉妒得肚子里直冒酸水。
只是个丫头片子,她爸妈怎么这么娇惯她?!
丁蕊和丁蓓蕾也眼红,内心暗暗诅咒,希望丁萱的手机丢掉,让她爸妈打她一顿。
也不知道是不是她们的诅咒应验,丁萱的手机真丢了。
可结果和姐妹俩想象得完全不一样。
傀儡又给丁萱买了一个,一点儿责怪她的意思都没有。
“姐姐,为什么她的爸爸妈妈那么好!”
丁蓓蕾觉得这个世界太不公平了。
丁蕊何尝不是这么想呢!
“这都是命——”
她只能这么跟妹妹解释,她们没那么好的命。
“想开点儿!想想你二姐,在村里长大,连肯德基是什么都不知道。”
“现在她去了体育学校,听说里面可辛苦了。比起来,爸妈还是疼我们的。”
丁蕊的话通过直播传到丁萱耳朵里,她笑了起来。
真不愧是老丁家唯一考上本科的人啊!
丁蕊一直很清楚爸妈是如何对待原主的。
可是大妹过来后,她并没有关心帮助原主,反而一直挑刺打压,带头笑话她土气。
丁蕊脑子好使。
丁蓓蕾和她有多年的姐妹情分,在这个重男轻女的家庭里,她会护着小妹。
唯独原主,爸妈偏心,手足不亲,是这个家里的局外人,也是家中最底层。
不过,那都是以前!
现在丁萱活成了他们的对照组。
她的餐馆抢走了丁爸丁妈的生意,短短时间,两人看上去憔悴了很多。
为了吸引顾客,他们不得不另辟蹊径,除了炒菜之外,早上还卖起了早点。
丁萱没有和他们竞争早餐市场。
毕竟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
不能把人逼到绝路,否则他们关店换地方,她还怎么看戏?!
丁萱希望丁爸和丁妈的餐馆能这样不温不火地坚持下去。
这种上上不得,下下不得的状态,最叫人心焦……
丁家的厨嫂酒楼早上开始卖包子稀饭,豆浆鸡蛋。
做早餐生意,就意味着要早起,切菜绞馅揉面,经常叮叮咚咚。
搞得住在后面的几个孩子被吵醒,睡眠严重不足。
可丁爸丁妈也没有办法。
生意差了很多,还有几个孩子要养活,活下来才是第一要紧的事情。
看到隔壁没有搞早餐,他们松了口气,至少这条路走对了。
以前丁爸掌勺,请了个配菜的师傅,丁妈负责收银,顺便收拾餐桌。
现在他们雇了一个面点师傅。
增加了一个员工,就要多支出一份薪水,必须多赚钱才划算。
丁爸丁妈比之前更忙碌了。
前世,原主过来插班念初三,因为没考上高中,被他们要求回家帮忙。
她最开始是打杂,有什么做什么。
后来原主学刀工配菜,一年后顶替了配菜师傅,之后又跟着丁爸颠勺,20岁掌勺。
三姐弟读书时的学费生活费,都有原主的一份功劳。
更别提后来姐姐妹妹出嫁,一人六万的压箱钱,以及弟弟买房的四十万首付,都有她的功劳。
当时她已经是餐馆挣钱的主力,那些钱都是她在炉灶前一锅一锅炒出来的。
可现实偏偏是老实巴交的孩子最不得爸妈的喜爱。
那三人离的远,把爸妈的养老丢给她,美其名曰她得了家里的餐馆,占便宜最多。
是原主得了餐馆吗?
明明是她被困在这个家里!
丁萱很想看看,这辈子没了原主,丁家人会过成什么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