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油腻书库>穿越历史>秦人的悠闲生活> 第一百五十章 迁民大计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五十章 迁民大计(2 / 2)

不论是始皇帝还是公子扶苏,他们都要扼杀齐鲁两地原有的风俗,将这里的一切都按照秦法施为。

在孔随认为中,嬴政封禅泰山之后,齐鲁两地的名仕包括楚地那些旧贵族,他们对秦更加敌视了,再者淳于先生死后,各地的人要反秦的人越多。

周青臣是当年与淳于先生一同受始皇帝诏命入秦的博士。

现在淳于先生过世了,他不帮着齐鲁两地的人们,反倒是帮着秦军办事。

这才是让孔随不解的,他神色警惕地看着那些秦军,低声问道:“先生?”

周青臣道:“我不是在为秦办事,我只是做我想做的事,有个孩子告诉我,如果秦是为了天下人行事,我亦是为了天下人,那么我助秦军行事也是一样的。”

孔随一时哑然,周青臣从秦回来之后,怎么像是换了一个人。

周青臣看向与自己年纪相仿的孔随,道:“你们孔门如今只有这么几个孩子了,好好活着吧,离那些人远一些吧。”

听到对方的忠告,孔随反问道:“先生难道要抛弃当年与淳于先生,与齐鲁两地名仕之间的盟约了吗?”

原本是想给对方一个忠告,却听对方还反问自己。

“什么盟约,是要反秦吗?”

“先生何须多问。”

周青臣拍了拍他的肩膀,给了一个让对方好自珍重的神情,就走向齐地的郡守府。

孔随连忙跟上脚步,跟着一起前往郡守府。

在郡守府,周青臣见到了徐福,徐福是认识周青臣的,便笑着问好。

回到齐地时,周青臣听说了徐福的事,两人就攀谈了起来,无视了跟在后方的孔随。

徐福道:“当初入秦的齐鲁博士中,只有先生在北方的长城戍守了数年。”

周青臣笑着颔首,他也知道徐福此人经历过的事,这些事不难打听,这些事在关中不怎么起眼,却在齐地有不少人知道。

众人进入郡守府,见到了神色颇为为难的齐地郡守,以及在此地的数个县令也都是面露难色。

“当初修长城征发了多少徭役,征发了多少人入军,这才过去几年,又要迁民这么多人。”

也不知是谁,先抱怨了一句。

“当初公子扶苏为了开凿敬业渠,几乎是迁光了崤函道上与韩魏旧地的诸多贫民,听说这一次韩魏旧地被迁去了两万户贫民入秦,那一个个县的人口都要迁空了,这是拖家带口的迁民,十万人几天之间就被迁走。”

徐福听着这些人的言语,这的确是一个大工程,而这一次齐地与鲁地的贫民也都要迁走,按照这一次的迁民规矩,一户耕田不足两亩以及只有两亩的贫民先被迁走,而后是不足三亩,不足五亩,依次往上数田。

郡守看着众人道:“原本,按照丞相的意思……”

听到是丞相的意思,在场的二十六个县令纷纷提起精神。

郡守语重心长地对众人道:“丞相想要按人数迁民,之后听闻丞相又改了说法,要按照田亩划分贫民,原本的五万户,如今看来十万户都不够。”

又有县令道:“听闻此事是因公子扶苏又要修渠了。”

“他们秦地怎么年年修渠,哪有这么多的渠给他们修。”

“我们齐地与魏地也有这么多旱地,怎么不来我们这里修渠。”

“说不定,再过几年,公子扶苏就把渠修道你家门口了。”

关中的治水修渠好像没完没了,这一次郡守是来通知众县令的,不是来与众县令商量的,年迈的郡守吩咐道:“你们都按照丞相吩咐办事,若让老夫查到你们在其中做了手脚,别怪老夫不客气。”

当众人都应声退下了之后,徐福与周青臣要离开时,郡守特意留下了这两人。

齐地的郡守也姓田,但与田荣他们那些齐地旧贵族不是一路人。

郡守笑着道:“两位,听说从咸阳又有文书送来了?”

徐福回道:“确实有文书送来,琅琊县不参与迁民。”

老郡守道:“那是自然,琅琊县是公子扶苏建设的重地,徐县令有什么需要自可以与老夫说。”

随后他又看向周青臣,道:“先生依旧是秦博士,此番迁民,还望先生从中指点。”

这位郡守面对徐福与周青臣十分客气,这也没办法,这两人是能直接向公子扶苏递话的人,值得拉拢。

徐福知道这位郡守是爱民的,他讨好公子扶苏与丞相李斯,也是为了保住齐地的人们,为了抓捕当初反秦的田荣三兄弟,这位郡守至今让各县的官吏都看得很紧。

入秋之后的中原,各地都结束了秋收,在泰山通往韩旧地一路向西,抵达崤函古道一路入函谷关的要道上,每天都有成群的人入关,进入了秦地。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