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去疾明白了公子的意思,心中松快许多,便去了丞相府。
小公子不会只有一个老师,冯去疾也觉得不能什么好事都给李斯占了。
走出大殿,走向丞相府的时候,冯去疾的心情也好了很多。
“我与公子说起了张耳的事。”
听到身后的话语声,冯去疾回头看了冯劫一眼,见四下的人也已走远,低声道:“公子是怎么说的?”
“回右相,公子只是听了这件事倒是什么都不说。”
冯去疾感慨道:“公子还是很宽容的。”
廷尉冯劫低着头没有多言。
冯去疾接着道:“张良在外逃亡这么多年,至今不知所踪,公子不为难我等已很好了,往后在其余事上好好帮扶公子。”
“是。”
冯劫与丞相李斯走得近,可人都是会老的,正因为李斯开始慢慢变得年迈了,李斯的许多决定也就开始变得自负且自私。
怪只怪丞相李斯开始猜忌蒙恬,那么将来的丞相也会猜忌这朝中的任何一人。
秦廷的绝大多数人都是不想与丞相李斯为敌的。
更不想将来会参与到蒙恬与丞相李斯的互相猜忌的暗斗之中,这种事光是想想就让冯劫觉得极其痛苦。
因此冯劫才会与右相冯去疾走动频繁,才会逐渐偏向公子扶苏,众人的期望也只有在公子扶苏身上,才会觉得心中踏实,因公子扶苏几乎是这个国家最完美的继承人。
现如今,整个秦廷包括皇帝,最牵挂的便是这个庞大到史无前例的帝国,这个国家太大了,土地是当年六国之总和,其实还不止。
因秦还开拓南方,西北与北方,土地是打下来了,治理却是一件漫长的事,因此凡事需要从长计议。
昨晚下了一场秋雨,始皇帝依旧在渭北秋猎,今天的天空依旧是灰蒙蒙的。
扶苏踩着还有些潮湿的地面回到了高泉宫,立秋时节田安煮了一些茶叶蛋。
用了午食之后,扶苏才去丞相府主持今天的事情。
每天午后都是丞相府最忙碌的时候,今天程邈去见张苍了,少府的许多事都落在了自己的身上。
刚处理完各个工室今年的俸禄钱,让人将卷册发下去。
而后开始核对今年的各级官吏的俸禄,这原本是丞相李斯在主持的事,不过老师与父皇秋猎在外,身为主持国事的公子代为主持了。
今年修渠白渠又花去了三十万石粮食,扶苏看着账册盖好了自己的少府印,而后让人将这卷书账册归档。
而后扶苏开始处理另一件事,河西走廊今年上交田赋五十万石,田赋正在从陇西运送到关中。
以前的丞相需要负责整个国家的运作,以及各种周转调度。
好在当初在丞相府看了不少卷宗,也知道这种事该如何处置。
今年夏季齐地又出现了旱情,还有不少难民离开了齐地来到了关中,现在这些人都在潼关做苦力,有劳动成果就能有粮食吃,因此又有三千多户拖家带口来到了关中。
当关中有了更多就业,住房与养育孩子的优渥条件,自然而然会吸收更多的人口。
这个理论几乎可以适用于任何一个时代,但需要掌权者更好的治理。
扶苏给眼前的三五件事写了文书,抬眼看向丞相府的众人,田安与往常一样坐在丞相府的门前,他今天在门口烧着炉子,炖着茶叶蛋,每个出入丞相府的人都能够吃上茶叶蛋。
关中的秋天很短暂,可对田安来说立秋时节就应该庆贺丰收,而后庆贺即将到来的寒冬,而后一边吃着茶叶蛋,一边期望在寒冬时节,能够多冻死一些在北方的匈奴人。
都不用秦军第二次北伐,就能冻死那些匈奴人,对田安来说,这世上没有比这更美好的事。
因此,有时候扶苏会觉得能让田安这位老人家觉得美好的事很少,也很简单,大抵是以前的人们过的都是十分残酷的生活。
如今的田安,觉得生活没有这么残酷了,他的年纪越来越大,人也越来越老,就会格外珍惜那些微小的美好。
就连丞相府的白发人也越来越多,让人觉得这个国家还未强盛就开始慢慢走入衰老了。
扶苏觉得这可能是有关于秦所一统的这个天下,它原本就是古老的。
其中包括了春秋列国以来的许多古老的物件以及人们的作息与生活方式,大抵就是这些缘故了。
这里的一切显得很旧又很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