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油腻书库>穿越历史>大明:顶级带货,朱元璋乐疯了> 第433章 大明国富民强,乃是盛世!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33章 大明国富民强,乃是盛世!(2 / 2)

“儿臣在!”朱标立刻躬身应道。

“咱离京两月有余,你监国理政,现已是年末,趁着今日朝臣都在,给咱说说,咱大明朝这一年,光景如何?年初制定的目标,完成如何?又有何难处?”

原本老朱觉得自己今日才回来,露个面,跟大家打声招呼,便行了。

有什么事,明日再说。

只是当他看到满满当当的人群,改变了主意。

明年的任务非常重,事情也多。

早些把今年的事情处理完,明年才好开展明年的计划。

“启禀父皇!仰赖父皇天威,祖宗庇佑,及诸位臣工戮力同心,洪武十二年,我大明国势日隆,民生渐复,各项政务皆完成得不错!”

“年初六部定下的任务,基本都已完成。”

朱标整理了下脑中思路,开口道:“其一,今年风调雨顺,北各地夏粮、秋粮普遍丰收,仓廪充实。”

“户部初步统计,岁入粮赋较去年增长一成有余。各地常平仓、预备仓皆已按制填满,足可备荒年之需。”

朱元璋微微点头,粮足则国安,这是根本。

虽然大明现在国库粮食也多,今年还拿下几个产粮之地。

但,如果大明发生什么灾害,大明百姓还会饿肚子,毕竟救援需要时间,调配粮草也需要时间。

没有灾害,百姓能丰收,那真的是值得庆幸之事。

朱标继续道:“其二,工坊兴盛,商税大增。”

“光应天府商税,今年一年就收取一千三百多万两银子。”

“并且由于京城的商业带动,民间作坊亦如雨后春笋,尤以江南、沿海为盛。”

“各地商队,船舶的税收相较于去年,都有明显的增长。”

“至于海贸,由于出海的船只并未回来,所以海贸的钱还未核算在里面。”

“不过,经过工部、户部核算,今年一年,大明商税共收取两千七百八十多万两。”

“再加上从大明倭奴布政司运回的一千五百多万两银子。”

“可以说大明国富民强,乃是盛世!”

朱元璋眉头微挑,眼中闪过一丝精光,然后哈哈大笑。

有钱,有粮,这不是盛世,是什么?

“其三,军队革新,武备渐强。”朱标沉稳道:“目前大明重组新军有四十万。”

“经过今年的强训,明年新军就可调拨到大明各处,担任边防、作战的任务。”

“新式燧发枪、火炮产量稳步提升。神机营已能熟练操演新式火器战法。”

“新军换装新式甲胄、兵刃者已过三成。”

“水师方面,福建组建水军共有一千二百人,配备新造蒸汽战船五艘,福船、广船等战船亦有增添,海上巡弋力度加大,靖平大明领海。”

朱元璋嘴角微不可察地向上弯了弯。缅甸之行,亲眼见识了现代武器的恐怖威力,更坚定了他强军的决心。大明的火器,还只是蹒跚学步,但方向是对的。

尤其是水师,若是配备上自己带回来的两艘钢铁大船,那就真的是天下无敌了!

“其四,以水泥修筑之官道,目前从京城已修通凤阳、苏州府两地,商人贸易更为便捷。”

“另,黄河几处险要河段之加固工程亦已完工,今岁汛期安然度过。此外,应天府外城扩建、各地府州县学修缮等工程,皆按计划推进。”

“好!”

老朱忍不住点了点头。

水泥路的好处,他在后世感受最深,这官道贯通,是实实在在的德政。

朱标顿了顿,语气转为沉稳:“然,亦有不足之处。”

“其一,吏治虽经整肃,然地方胥吏盘剥、欺压百姓之事仍时有发生,需常抓不懈。”

“其二,新式学堂太少,师资、教材皆不足,识字通文者增长有限,百姓子嗣想要上学,没有门路。”

“其三,北元残部虽远遁,然小股游骑扰边不绝,仍需加强边防,不可松懈。

“其四,随着工坊增多,工役管理、工钱发放、劳作时长等,亦需订立更细章程,以防民怨。”

……

(感谢老爷:小孙快跑,打赏的催更符X7,小作者给老爷请安!)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