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油腻书库>穿越历史>穿越古代儿孙满堂> 第165章 五郎入秀才学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65章 五郎入秀才学堂(1 / 2)

“郑师傅,新年好啊!”

“赵大人,新年好啊,快请进!”

对于赵清虎的到来,郑师傅颇为惊讶。

今时不同往日,眼前之人可不再是农户,而是七品官员啊。

“别客气,我身上的司农令就是个虚衔。”

“可不敢如此说啊,我都听说了,您是向朝廷进献了堆肥之法、育苗插秧水稻种植法,能肥田,能提升水稻亩产,活人无数,功德无量,圣上他老人家才特意下旨册封的官身,岂能是虚衔!”

赵清虎有些意外,清水镇传开了?

“郑师傅,你听谁说的啊?”

“镇上的衙门啊,年前就贴上告民书了,早都传开了。”

不曾想,朝廷还真的是行动快速,这是赶在新年之前,把告民书传递了下来。

“不说了不说了,我来找你是想请你出工的。”

王婆卖瓜,自卖自夸的事情,赵清虎干不来,还是直奔主题。

“您说。”

“我们绿竹村赵姓人家想要建祠堂,一间砖瓦房、两间土坯房,你看?”

“放心,建祠堂我有经验,包在我身上。”

“此外,我家的豆腐坊要扩建!原有的基础上,再扩建四亩地。我家那门头也需要改一改,要能挂上牌匾的。”

“石狮子可要,我找人定?”

“算了,石狮子就不用了,用不上。”

郑师傅掏出算盘开始计算,赵清虎则是将自己需要的东西一一报上。

都不是什么大活,开冻后立马就能破土动工,郑师傅估摸着正月底就差不多能开冻动工了。

最后给出了报价,祠堂是十九两银子,豆腐坊是三十两银子。

二十多年前,王家的祠堂花了十八两银子,这么多年过去,同样规格的涨了一两银子,这古代也有通货膨胀?

谈完了正事,赵清虎一面喝茶烤火,一面等着五郎过来。

五郎速度也不慢,没让他爹多等。

“郑师傅,那我在家等你开冻后带人过来。”

“放心,一定第一时间上门。”

父子俩离开后,又去了铁匠铺,找张铁匠定了大大小小十口铁锅,去石匠店定了八台石磨。

“家里的驴不够用了啊。”回去的路上,赵清虎甩着驴鞭开口。

“爹,大黑她们都怀孕了,等肚子大了就不能上豆腐坊拉磨了。”

“无事,等化雪开路后,去县城一趟买些驴子回来就是。你那束脩凑齐了吗?”

“都买齐了。”

“好,明日一早便带你去拜师。”

五郎拜师入学的时候,赵清虎这个当爹的自然要到场,以表达自己的重视。

回村后,赵清虎让大郎跑一趟,把修建祠堂的时间告诉了所有赵姓人家。

建祠堂不用请杂工,郑师傅也不会带杂工过来,全族的人到时候都会主动去帮忙。

赵清虎带着几个儿子来到了豆腐坊旁边,他要测一测豆腐坊往何处扩建。

之前,没考虑这些,他家豆腐坊旁边,除了预留的一条小道,其余都种上了杜鹃花跟野菊花。

都活了,这些植物生命力很顽强。

即便被大雪覆盖,依旧顽强活着!甚至,杜鹃花的枝丫上,已经有了一个个小小的凸起。

立春之后,气温回升,他们这虽然还是银装素裹,但是生命已经悄然孕育蓬勃生机,随时准备怒然绽放。

“爹,只能把扩建的放在旁边。”三郎道。

赵清虎点了点头,跟原本的豆腐坊连接不现实。

除非把猪圈推倒,果园平了,才会有位置。

与其如此,不如把豆腐坊建在隔壁。

往竹林靠近,荒地还有一些,可惜没有他们家宅基地所在的地势好,有些凹凸不平,要建造豆腐坊,首先要把地平一平。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