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油腻书库>穿越历史>农家子闯科举> 第228章 你说的回礼,准备了吗?(大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28章 你说的回礼,准备了吗?(大章)(1 / 2)

甜井村,可不止陆承安一家有人常备科举。

一个有族学的宗族,虽然自大周开国以来,没出过官员,就连举人也只出过一个,还是百多年前出的。

但全族的人加一块,包括秀才也有几个。

至于童生,那也有七八个。

族长和族老为了这次接旨,可是把族里的秀才童生等读书人都集合起来,连天的训练礼仪,以确保无误。

等收到礼部王大人带着传旨队伍即将到达时,族长就将所有人召集起来,再三吩咐后,开口道:

“读书人都走前面,待会若是大人有话要问,记得想好了再回答。

还有,若是谁今天给我出问题,决不轻饶。”

说完这话,他还专门看了几个读书人中较为年轻的。

其中,就包括陆正林和族学的陆夫子,还有一个四十多岁,以前在周边另一个县城开私塾,听到消息回来的秀才。

这三人是较为年轻,还有奔头的秀才。

若是能被官员赏识带走,没准会搏出个好未来的诱惑太大,不叮嘱一下,村长可不敢保证会不会有人想着要表现,凑人家官员跟前惹人厌。

当然,其中两个白发苍苍,牙齿都差不多掉光的老秀才,村长只是吩咐他们的儿孙扶稳了长辈。

说句话都要反应好半天的老秀才,只需在前面凑人数,让甜井村的秀才人数看着多一点就行。

带着按照安排站位的村民们,村长和族老去村口将颁旨的队伍迎进了村里。

礼部王大人是个一言一行都按照礼仪规范自己,也规范别人的人。

但他对自己的礼仪,才是要求最严的。

看到甜井村村民虽然有的地方礼仪不到位,但一想这些人都是地里刨食的普通村民,他就忍下来习惯性准备说教的话。

接着,一路跟村长聊了两句,大家保持着紧张却又庄重严肃的气氛,走向陆氏宗族准备好的接旨地方。

浩浩荡荡一群人,一时间却安静的没多少动静。

还好,考虑到村民们承压能力,设香案的地方离村口不远,一行人很快就走到那边。

本来接旨者需穿官服或礼服,男性戴冠带,女性佩珠宝,仪容需整洁肃穆。

但这些,对甜井村的村民来说没几个能做到。

大家只能找出自己最好的衣服,收拾的干干净净的,当然,有首饰也都戴在了身上。

对此,王大人倒是没说什么。

看着香案前,陆氏宗族的人正襟双腿下跪,上身挺直恭听圣旨,他暗自点了下头。

这个宗族穷是穷了点,但最起码态度不错,也没人出错,应该是好好准备过。

这么想着,他正了正神色,开始宣读圣旨‌: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

今有陆氏宗族后进陆承安,才学出众,笔下文章尽显乾坤……

朕,甚感欣慰。

念及陆承安之功,特此免除陆氏宗族今次兵役,以示嘉奖。

永兴十五年九月二十七日。”

随着王大人的圣旨宣读完,确定圣旨上真的免了全族兵役后,陆氏宗族的人高呼万岁,叩首道谢。

那满脸真挚的谢意,一下入了王大人的眼。

本来这次颁布圣旨,周启明会让礼部的王大人前来,不光因为他的性格,更因为王大人是他的腹心。

陆承安那些图纸和小妙招,可是有大用的。

虽然秦臻和暗卫已经将陆承安还有整个陆家里里外外都查的很清楚,周启明依旧给王大人安排了观察陆氏宗族之人和陆承安一家的任务。

毕竟,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歹竹出好笋的情况很少见。

陆承安这样有才的小秀才,他得确定真的没问题。

看着陆氏宗族的人感激的神色,王大人捋了下胡须,暗自点头后,接着就开始宣读给刘氏封诰命的圣旨。

当刘氏在圣旨上听到她的名字刘萍,而不是刘氏或陆刘氏后,突然间眼睛开始湿润起来。

忍着泪,拜谢过后,刘氏心里一阵松快。

真好,她是刘萍,是朝廷册封的六品“安人”,往后就不再是只能冠夫姓,活了大半辈子都快忘记自己名字的陆刘氏。

这么想着,刘氏还用眼角余光看了一旁的陆老头一眼。

等到颁旨仪式结束,村长赶紧将早就准备好的荷包递过去。

颁旨收喜银,这都是常规,再加上银子也不是给他一个人的,王大人倒是没有拒绝。

递完荷包的村长,在他收下荷包后,邀请道:“

大人,此番劳您前来颁旨,辛苦了。

族里备了些酒食,还请您稍作休息,品尝一下我们青山县的美食。”

听到这话,王大人摆摆手,直接拒绝道:

“族长无需客气,本官受命前来颁旨,是陛下的旨意。

至于美食,这次可能无缘品尝。

本官还要去庆安府,下次有空再说。”

说完这句客套话,王大人就准备带队离开。

见状,村长也没敢继续邀请,赶紧带着人恭送王大人一行离村。

一路上,因为已经颁布完圣旨,气氛倒是比来的时候松快了一些。

王大人这会,跟村长和族老聊了几句,就把话题引到了陆承安身上。

秒懂重点还是陆承安的村长,肯定是将陆承安大夸特夸。

时不时的,还会给一旁的陆老头一个眼神,让陆老头这个当爷爷的,也夸一夸自家孙子。

一时间,王大人将听到耳中的话汇总了一遍,没忍住笑了下。

这甜井村的陆氏宗族之人,还挺能夸人的。

虽说夸得有些直白,但重复的话,还真不多。

这么想着,王大人就想起,陆氏宗族虽然早就落魄了,开国后连个官员都没出过,但怎么说也是有族学的宗族。

听完大家夸赞陆承安的话,王大人很快转移话题。

这上过学的村民,跟一般的百姓比起来,的确容易交流。

这不,没一会,王大人就把陆承安从小到大的事,在跟大家交谈中打听清楚,还没浪费多少时间。

剔除村里人夸张的赞扬之言,总结下来就两个字:聪明!

想到陆承安那份策论,王大人赞同的点了下头。

接着,他就将注意力集中到村里读书人身上。

随着王大人的目光看过来,陆正林等几个秀才,还有他们身后的童生心里一紧。

接着,大家都端正态度,就跟等待检阅的士兵一般,确保自己的礼仪姿态能做到最好。

嗯,就是胳膊腿的看着走动时有些僵硬,其他一切还能保持住。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