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预备给宋侧福晋的赏赐是一顶内造的金项圈,倒也精巧华丽,但寓意与那只玉镯是没得比的。
德妃倚着软枕吃茶,“倒是恭谨周全,进退有度,她既受宠,在南薰殿想必是要风得风,到我这来坐冷板凳,也没露出不满之色,她这个年纪,若说装模作样到这种半点端倪不露的程度,可太难了。她性情柔顺庄重如此,是难得的。老四福晋有运气,碰上这么个人。”
梅姑低声道:“四福晋年轻着呢,一时看不明白也是有的。”
“是啊,都年轻。可她年轻,老四就不年轻?夫妻两个不对头,岂不叫人看笑话?幸而还被人劝过来了,不然一步步推着,真和老四落个感情疏冷,就成了阖宫的笑话了。”
至于妾室……德妃摇摇头:“这个不比从前那个李氏省心?她一把火炮仗似的,总想点点这个、轰轰那个,却不知静而化之的道理。”
梅姑不再劝了。
皇家的媳妇不好做,从顶头的太婆婆到亲婆婆,都盼着儿媳妇是从石头缝里跳出来的完人,既得顺从包容儿子,又能提点关心儿子,天底下哪有运气那样好的男人。
人人都说嫁进皇家,是天大的福分,她说,是倒了天大的霉,也未可知。
德妃年轻时,也是跌跌撞撞走过来的,吃过不少亏,如今到儿媳妇身上,却还是不能免俗。
她想想,笑道:“今年内务府选秀,也要给咱们十四阿哥添人了,娘娘可想好,要选什么样的?”
“同他四哥的例,温吞憨厚些的选一个,伶俐精巧些的选一个,只是性子千万要好的,不可像那个李氏似的,掐尖卖乖。”德妃道:“宋氏那样的就很好,样貌好,当年瞧着不算很出挑,长开了就出落得一个美人儿模样;性子更好,不招灾也不惹祸,给老四生了三个阿哥,和一个那么聪明可爱的小格格,这样的人,真是难找。就是皇子间,老四这也算独一份的运气了。”
她越说越觉得惋惜,叫梅姑留心:“你瞧瞧,这宋氏家里有没有合适的姐妹,也得是品格心性都好的。”
梅姑道:“这宋氏家中……不大清静,长出这一根好笋,已是顶难得的了。”
德妃听罢,更添叹息,很快又整理好情绪,摩拳擦掌,准备给十四阿哥挑出几个十全十美的好人服侍,还有四贝勒处,这宋氏生产伤身、李氏的性子她顶不喜欢,生下仨瓜俩枣更不必提,还得她出山,再给老四挑几个贴心人。
挑出元晞额娘的成功,让她志得意满,认为自己一定能再复刻出无数次,精神勃勃地叫梅姑将包衣秀女名册取来,先翻看一番,大致了解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