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油腻书库>都市言情>清穿之福妾多子> 第239章 女儿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39章 女儿(1 / 2)

康熙的新旨意本是好的,谕令宗人府,宗室觉罗之内,有女年长而家中不能遣嫁者,由宗人府查明奏上,宫内可代为嫁之,这算是一宗善政,不过康熙对宗亲们一向不错,他也曾赏给宗室银两嫁女,这道旨意并不出奇,在宫中反响不大,大家都不大在意。

让宋满有些忧虑的是,他的旨意中先提到的,是欲要收养宗室内愿意被入宫抚养的宗女,然后“养而嫁之”。

在宫里养大,最后还能嫁去哪里?

想到元晞,宋满便有些忧愁。

根据懋嫔的记忆,她的堂姊妹中,留在京中的不少,但嫁到蒙古更不在少数,满蒙联姻毕竟是旧俗。

嫁到蒙古,并非不够体面,抚蒙的公主、宗女享受的待遇往往比留在京中要高,但嫁过去的生活,却很难如在京中一般舒适如意。

即使身份尊贵已极,长在京师的富贵窝里,贸然到塞外,生活质量的差距是身份不能弥补的,何况又是远别父母,外嫁宗女回京省亲十分困难,觉罗宗室离京亦非易事,这一嫁出,一南一北,便隔天堑了。

所以入关时间愈长,真正疼爱女儿的人家,往往不舍得将女儿遵循旧俗嫁到蒙古去。

何况等到元晞待嫁时,她阿玛还只是亲王,不是皇帝,元晞能享受到的待遇、挑选夫婿的范围都是有限的。

宋满愈想,心情愈沉闷,看着天真稚嫩的女儿,她只想把这只小黄鹂鸟永永远远笼罩在翅膀底下——虽然心知这只是一种不理智的冲动,元晞总有一天,要自己面对人生,风霜雨雪,她要自己战斗。

但宋满还是舍不得,让元晞面临那样困难的处境。

她有自己的逻辑自洽,女儿有以后成长到什么地步,是女儿的事;她能为女儿筹划到哪一步,是她的事。

元晞有自己的成长路径,而她,也要为元晞做到她能做到的一切。

这件事其实好办,最近简直是天时地利,她和四贝勒在蜜里调油感情蜜月期,宫里正值五公主备嫁,康熙亲自挑选了国舅佟家的孩子,不必抚蒙,又嫁到如此亲近的高门,简直是无上荣耀,太后对这门婚事也格外满意——她虽然是蒙古出身,但把五公主养到这么大,看着小姑娘出落得文弱水灵,也舍不得五公主再去经受塞外风霜。

就在她身边,安享荣华一辈子,岂不美哉?

德妃也是这样想的,佟家的婚事,她说不上称不称心,她只知道佟家深得帝心,小五也顺利留在京里,这就足够了。

宫里姐姐妹妹们的酸话,她都当耳旁风了,就是有人提孝懿皇后,她也八风不动,仍然笑得满面红光,操持起五公主的婚事来,一身许多年没有过的劲头。

有这门婚事当先,再有这道旨意降下,提起元晞日后的婚事,是再顺理成章不过的。

元晞是康熙三十四年生人呀。

“一转眼,咱们元晞都六岁了。”四贝勒如此感叹,他宽抚宋满,“我知道你的心,不只是你,我怎么舍得叫咱们元晞离得那样远呢?她在咱们眼皮底下才好,不怕她吃亏受委屈,日子有不称心,还有阿玛弟弟替她撑腰,有什么心事,立刻就能回家与你诉说。”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