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家族背景深厚,三代之内有国公之尊。
而她的妹妹更是嫁给了庆皇,现为宜贵嫔。
昔日京都之中,许多人对此颇为不解。
为何柳如玉会委身于一位户部侍郎,且还不是正室?对此,柳如玉的回答简单直接:“老娘乐意!”
由此可见,这位二夫人的脾气着实不算温和。
而从司南伯府下人们对她的态度来看,她在家中应是掌管事务颇为严厉之人。
因此,此刻下人们畏畏缩缩地站在一旁,眼睁睁地看着柳如玉。
而柳如玉却以春风般温柔的笑容望着苏渝。
这一幕,着实让人感到有些格格不入。
苏渝心中颇为疑惑,这位姨娘为何对自己如此热情?他不过是个因春闱暂居司南伯府的落魄书生罢了。
要说有些渊源,那也是与儋州那边有关。
苏渝的第一个学生,恰是柳如玉不甚喜爱的私生子笵咸。
当然,苏渝之所以来到司南伯府暂住,乃是因老夫人盛情难却,不便推辞。
而苏渝又想着,借此机会多陪伴若若一些时日。
待若若适应后,能自如地处理笵府事务,再行离去。
否则,即便是要参加春闱,苏渝也有银两租下一间宅院。
毕竟,老夫人当初所给的束脩颇为丰厚,期间还数次加码。
在苏渝审视柳如玉的同时,柳如玉亦在细细打量着苏渝。
早前,儋州那位年轻教书先生苏渝的大名便已如雷贯耳,说他模样与才华皆是非同凡响,令人叹为观止。
柳如玉对此持保留态度,总认为是言过其实。
然而,亲眼见过之后,她发觉那些赞美之词竟难以囊括其万一。
这位少年,眉宇间透着清秀,举止温文尔雅,风度卓绝。
他身上散发出的儒雅气质,让人不禁心生敬意与喜爱。
柳如玉用余光一瞥,果然,府门前的丫鬟们个个盯着苏先生,目光痴迷,全然不顾仪态。
真是没个羞臊!不过,柳如玉也理解,爱美之心,世人皆有。
如此俊朗的少年,任谁见了都会多看几眼。
只是自己年华老去,又早早嫁为人妇,不然说不定也会心动。
若是有个女儿就好了,这样既有才华又容貌出众的少年,即便不能做自己的夫君,留给女儿也是极好的归宿。
只可惜,可惜啊!
想到女儿,柳如玉又将目光投向苏渝身旁的小女孩若若。
她肌肤娇嫩,宛如精雕细琢的玉人,模样乖巧可爱。
与一年多前送去儋州时相比,已是判若两人,连气质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只是那双眼睛中,似乎有一种难以言喻的冷漠。
不过这也无所谓,毕竟这不是她的亲生女儿。
柳如玉眉眼含笑,笑容灿烂,仿佛照亮了整个庭院。
“这就是若若吧。”
“这孩子,在乡下养了一年多,倒是变得白净多了。”“以前又黑又瘦,看着都让人心疼。”
“我也是心疼她,才送她去乡下调养身子。”
苏渝微微一笑,这位柳如玉果然不是省油的灯,几句话之间,既贬低了若若,又给自己树立了一个关心嫡女的继母形象,同时撇清了自己容不下前任夫人留下的嫡女的嫌疑。
只可惜,她这点小聪明用错了地方。
苏渝很容易就看穿了她的心思。
而若若,受过苏渝和笵咸的教诲,自然也明白其中深意。
苏渝看向若若,果然,当柳如玉边说边走过来想要摸她的头时,若若后退了一步,保持了一定的距离。
但她仍然礼貌地行了一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