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章惊艳的古风度假村
胡江山话说得比较少,甚至几乎不说话,就喝着饮料在旁边听着。
这个宋景涛想法确实很多,能力应该有一些人,但是太想当然了,用内地人的想法去思考港岛这边的商业环境,事实情况肯定有偏差。
冯华说的没有错,港岛这边的人讲究的还真就是烟火气,喜欢热热闹闹的消费环境。
你要把店面装修得很好,也许会有一些上流人士去光顾,但是普通百姓就算是有钱也不会喜欢去的。
还有一点,这个时候内地早就已经扫码支付满天飞,彻底普及了,但是港岛这边便捷支付非常少,也是因为港岛的消费者在观念上仍然接受不了这种支付方式。
当然也不能说宋景涛说的观点就完全不对,心平气和的思考一下,趋势还是很明显的。
港岛不管多么守旧,未来还是会有所改变,一定会跟内地的商业环境,商业模式接轨。
也许五年,也许十年,总会有所改变。
尤其是现在港岛的餐饮店服务水平确实不敢恭维,跟内地差距太过明显,一个天堂,一个地狱,毫不夸张地说,简直就是云泥之别。
可是话又说回来了,到底还要过段时间才有这样的效果,现在仍然不是时候。
冯华的脾气是真的好,不管别人怎么说,怎么冲着他指点江山,甚至是当面批评和批判,他都是笑脸相迎,嘻嘻哈哈的,尽可能的活跃气氛,让谈话轻松自在。
当然,冯华也不是老好人的类型,如果遇到需要争辩的地方,触碰了他的原则底线,他还是会辩驳几句,让对方适可而止。
这就是一个聪明人的做法。
其实宋景涛这次来港岛,也是来考察港岛的商业环境,是想有所作为。
现在内地的大城市商业已经趋于饱和,竞争非常激烈,可以说大部分行业都已经是一片红海了,所以很多内地的服务型企业,制造型企业都在考虑向外发展,首选就是港岛,湾岛这样的地方。
毕竟文化,语言,人种都跟内地一样,门槛也稍微低一些,前期准备的成本比较低。
另外就是东南亚那边,属于第二梯队的发展区域。
这时,宋景涛问冯华:“对了,除了做这间卧龙冰室以外,你这边还有其他的项目投资吗?如果好的话,可以给我们介绍一下。”
冯华先是一愣,然后说道:“倒是没有其他特别关键的投资了,我的想法就是求稳,先把这卧龙冰室搞好就行,我得先练练手才能碰别的。”
这时,夏忆莲说道:“不对啊,小华,你不是前段时间说过可能要投一个项目吗?你还说非常看好那个项目,你现在就说说呗。”
防滑涨了涨。看了湖江山一眼。现在现在八字还没一撇。先不说了吧。
冯永泽说道:“有什么不能说?景涛他们又不是外人,就算有什么不成熟的想法,也可以说出来,大家帮你参考一下。”
宋景涛也说:“就是啊,就算我不懂行也可以提提意见,人多力量大,有时候总是会有盲点,需要不同的人找出来,查漏补缺,这样成功率才会更大。”
冯永泽和宋景涛这么说,其实非常有道理,也是好心。
但是冯华确实不想这么早就说出来,不是觉得这个项目不靠谱,而是担心被别人误会。
其实胡江山也猜出来了,冯华所谓的投资项目,估计就是腾龙岛的度假村商业项目。
此时冯华没办法了,既然大家都这么说,他也就只能硬着头皮稍微介绍一下了。
“是这么回事儿,最近我打算投资一个岛上度假村的商业项目。”
众人一听,愣住了,岛上的度假村商业项目,乍一听好像挺高大上的,但这类项目一般来说都是忽悠人的。
果然,冯永泽皱起了眉头:“你想在哪个岛投资商业项目?这事儿可没有你想得得那么简单。”
夏忆莲连忙说道:“小华,你赶紧详细说一说,到底是哪个岛?那座岛是在港岛附近吗?官方运营的,还是私人岛?”
冯华说道:“就是港岛的附近的离岛,是一座私人岛。”
“私人岛……那不行啊,你得先确定一下那座岛的所有人靠不靠谱,如果不靠谱,那钱肯定会打水漂。”
冯华显有尴尬,毕竟正主儿就在旁边,连忙说道:“放心吧,对方很靠谱,我们关系非常好,绝对可靠。”
宋景涛问道:“你们关系真这么好?到底是谁呀?我跟你说啊,你可得注意点儿,有些人心思比较重,知人知面不知心,防人之心不可无,有些人表面挺和气,很好说话,可一旦为了利益很有可能会翻脸。”
冯华连忙说:“不会的,我这位朋友真的很靠谱,以他的实力一些小小的利益根本就看不上。”
冯华这么说倒没错,现在胡江山的赚钱能力还是相当可观的。
如果真为了某种利益去做什么坏事儿,那所谓的利益也不可能是金钱或者资产。
这时,冯永泽看了胡江山一眼,对儿子说道:“小华,你说的那位朋友就坐在这儿吧?”
“这个……”
胡江山也不能再沉默了,笑着说:“叔叔,没错儿,华子说的那位朋友就是我。”
真不愧是冯永泽,头脑就是清晰,判断力也很强,果然姜还是老的辣,就算上了一些年纪,思维反应一点儿都不慢,马上就想到冯华这么不愿意说出来,恐怕就是因为正主儿坐在旁边。
夏忆莲回想了一下,说道:“对了,这么一说我倒想起来了,前段时间我确实听说胡少你买了一座岛,在岛上还干了一番事业。是不是?”
胡江山点点头:“没错,这事儿是真的,最近我这边在岛上盖了一间度假村,前段时间请冯华去那边看了看,想让他给我点儿运营方向上的意见,没想到华子看中了我那边的商业条件,打算投资入股,我是个挺懒的人,华子的商业头脑不错,我觉得这事儿可行。
说到这里,胡江山又补充道:“不过这事儿刚刚定下来,还需要再计划一下,我这边没有问题,就看华子那边有没有问题了。”
胡江山这么说相当明智,意思是冯华只是有这个意向,并没有最后确定下来,更没有签什么协议。
这是给冯华留有余地,让他不至于显得很麻木,毕竟投资一个岛上的商业听起来就相当不靠谱。
除非那边岛是热门的旅游岛,否则绝对赚不回本钱,甚至会赔个底儿掉。
冯永泽问胡江山:“岛上的那座度假村什么时候可以建成?规模有多大?投了多少钱?”
冯华苦笑着说:“爸,你这是审犯人呢,一次问这么多问题干什么呀?有些事儿没办法回答,这属于商业机密。”
冯永泽微微皱眉,虽然这确实是商业机密,不方便随口说出来。
但是冯华也太大意了,这些东西都得提前了解清楚才行,可不能用一个“关系好”就能糊弄过去。
胡江山说道:“也没什么不能说的,叔叔,我那个度假村已经建好了,不是我吹牛,硬件搞得还不错,规模不算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