册封大典持续了整整一个上午,当最后一道程序完成时,已是午时过后。
嘉靖皇帝略有疲惫的看着朱载坖,又看着百官向朱载坖行礼完毕之后,他才稍稍松了口气。
但但在众人面前,嘉靖皇帝仍强撑着帝王威仪,没让自己露出丝毫的疲惫之态。
“礼毕!”
随着礼官喊出礼毕之后,朱载坖的册封大典才算是正式完成。
这时候,坐在龙椅上的嘉靖皇帝也终于可以活动一二。
“太子留下,其余人都退下吧。”
嘉靖皇帝挥了挥手,让百官离开,留下朱载坖陪他。
百官再拜:“臣等告退!”
接着他们就依次的退出了皇极殿。
高拱和李春芳走在了最后,他俩在临出殿的时候,也都不由同时回头看了一眼站在殿中的朱载坖,两人的眼中满是期许。
他们知道,从今天起,大明将有新的希望了。
在百官退去之后,朱载坖从一旁的丹陛上去,走到了嘉靖皇帝身边,伸手扶着嘉靖皇帝的手臂,“父亲可是乏了?”
嘉靖皇帝被朱载坖扶着之后,也不由一笑,“朕哪里乏了?朕这是坐的时间太久,有些烦了。他们这些大臣就会折腾人,整天都在琢磨着各种各样的礼仪规矩束缚着咱们。好像咱们遵守他们弄出来的礼仪规矩,这天下就能大安。”
朱载坖也笑道:“父亲这番见解,令儿耳目一新,也真是震耳发聩啊。”
嘉靖皇帝听着朱载坖的笑声,又不由呵呵笑了起来,“是吗?”
朱载坖笑道:“当然!”
嘉靖皇帝又笑道:“呵呵,那朕早些时间也制定了很多礼仪,那朕是不是也很烦人?”
朱载坖扶着嘉靖皇帝从龙椅上下来,两人一起往外面走着,然后又说道:“父亲要做的肯定是不一样的。父亲制定新的礼仪规矩,是为了大明的长治久安,为了进一步巩固君权,以免奸臣乱政。”
嘉靖皇帝满意的点点头,“不错,朕就是这个道理。这些以后你都要好好学,好好利用起来,知道吗?”
朱载坖嗯了一声,“儿谨记父亲教诲。”
嘉靖皇帝看着朱载坖,又说道:“走吧,跟朕去奉先殿看看吧。”
“是。”
朱载坖扶着嘉靖皇帝,两人一路慢悠悠的从皇极殿走到了奉先殿,差不多穿过了半个紫禁城。
但在这一路上,嘉靖皇帝愣是没喊一声累。
可见,在这一路上,嘉靖皇帝不光是毅力惊人,就连心情也比原来好了不少。
要不然,以他的身体状况,一下子走这么长,这么久的路,他肯定也是遭不住的。
等到朱载坖和嘉靖皇帝走到奉先殿时,黄锦也快他俩几步,提前到了这里。
黄锦早早的将奉先殿的殿门打开着,在那里等候着朱载坖和嘉靖皇帝的到来。
嘉靖皇帝在被朱载坖扶着走到了奉天殿后,他停住脚步,调整了一下微微喘息的呼吸,又转头看着朱载坖,“知道朕带你过来做什么吗?”
朱载坖抬头看着奉先殿上的竖匾,又回头看着嘉靖皇帝,适当的露出了一个疑问的神色,“儿不知。”
但其实朱载坖心里门清至极,这个时候来奉先殿,还能干嘛?除了祭拜历代先帝之外,无非就是说一些关于语重心长,帝国传承的废话。
当然朱载坖也不能为此事显得不耐烦,毕竟有一天,他的画像也可能会悬于此殿,若是自己都对此不耐烦了,还怎么指望后嗣之君能谨记教诲为国为民呢?
嘉靖皇帝看着朱载坖道:“扶着朕进去就知道了。”
朱载坖是了一声,又扶着嘉靖皇帝上了台阶,走到了奉先殿内。
黄锦等人也懂事的守在了殿外,没有人继续再跟着进去。
进到奉先殿内,首先映入朱载坖眼帘的就是当朝太祖朱元璋和成祖朱棣的御像,其次就是其他历代先帝的画像。
嘉靖皇帝也看着这些历代先帝的画像,心中也不由感慨万千。
按照道理讲,他本来是没有机会继承大统的。
但可惜人算不如天算,谁让他的堂兄朱厚照无嗣而崩呢?
所以,这帝位也就顺移到了他的身上。
现在嘉靖皇帝带着自己的儿子进到奉先殿内,看着这些往常只有皇帝才有资格进入祭拜的历代先帝画像,又忍不住的说道:“朕得天之助,得天之幸,才承继大统,肩负大明。如今四十有五年矣。但在这个四十五年间,朕却鲜少来此。”
“如今不知是怎么了,朕总是时常想起此处,就带着你一起过来看看。来,去给太祖高皇帝,成祖文皇帝上一炷香。”
朱载坖又应了一声是,将嘉靖皇帝扶着站稳之后,他才去敬香的供案上抽取三根高高的龙纹檀香,在朱元璋的画像前的长明灯处点燃了手中的香,接着恭敬一拜,才将香插在画像前的小鼎之内。
待到朱载坖做完这些之后,他又起身回去重新搀扶着嘉靖皇帝。
毕竟这里是祭拜历代先帝的供殿,里面除了历代先帝的画像和祭祀用品,以及用来磕头的蒲团之外,没有其他摆设了。
所以,在这座殿里,即便是皇帝都没有位子可坐,只能站着。
嘉靖皇帝被朱载坖重新扶着之后,又对着朱载坖说道:“去给你皇祖考也上一炷香。”
嘉靖皇帝说的“皇祖考”,正是被嘉靖皇帝强行拔高为帝的亲爹“兴献王”。
虽然后世的网络历史学家总喷“兴献王”的帝位来的有水份,甚至都不能被承认。
但是他们忽略了古代政治之中的重要的一环,那就是“孝”!
历代以来不管是皇帝,还是王侯将相,但凡位置做到了极致,或是功劳荣宠到了一定的程度。
追封先人的事情,可是不分皇帝与常人的。
有很多大臣在位极人臣之后,皇帝没啥可封赏的时候,就会下旨追封此官员三代为官,而且追封的官职差不多也都是此官员所能做到的官职极致,比如历史上的高拱,他的三代祖先就被追封为了吏部尚书。
但实际上,他的祖宗三代也是一天官都没做。
可这也并不妨碍这种荣誉的追封,也不妨碍世人对此事的认可。
所以,嘉靖皇帝做了皇帝之后,不管是出于对政治的需要,还是父母的孝道,他追封兴献王为帝的事情,那也是天经地义的!
而惟一能让人起争执的,无非就是掰扯嘉靖皇帝的帝统到底是承袭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