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田耳朵尖,一听见老周提到那两个杯子,哪里管是不是“借一步说话”,立刻跟上了。
李妍年看着身后跟着的一串尾巴,回头无奈地看看老周,老周叹口气,只能妥协:“行了行了,都过来都过来吧。”
这一下招呼,几个烧瓷师傅全聚拢了过来,一个个眼睛发亮地看着李妍年,直把她当做菩萨下凡似的。
李妍年只觉得脑后一滴冷汗,她买薄胎瓷的时候卖家页面里有介绍,景德镇薄胎瓷并不是这个时代的东西,她是故意买来刺激老周,让他们冲着研究薄胎瓷,多烧些高品瓷出来。至于薄胎瓷是如何烧制的,李妍年自己也并不清楚。
但骨瓷就不一样了,这个她当初在淘宝上买咖啡杯红茶杯的时候好生研究过一番。骨瓷,顾名思义,就是在烧制瓷器的黏土中掺上一定比例的动物骨粉,其中以牛骨粉为佳。一般情况下,骨粉含量在百分之二十五以上就能被称作是骨瓷,但国际上公认的骨瓷骨粉含量要达到百分之四十以上,要是骨粉含量在百分之四十五以上,则可称作为高品骨瓷。像英国的老牌骨瓷品牌wedgwood出的一套红茶杯——一杯一碟,代购的价格动辄就是一千出头,十分昂贵。
事实上英国人会发明出骨瓷的烧制方法,也跟景德镇的薄胎瓷很有关系。明朝永乐年间景德镇的薄胎瓷横空出世,这种比纸还薄,比牛奶还白,比玻璃更透的瓷器一传到欧洲,引起欧洲贵族争相购买。一件薄胎瓷,价高到甚至能换回一支军队。巨大的商业价值促使欧洲人不断研究仿制薄胎瓷,结果很是偶然地烧制出了唯一一种属于欧洲自己发明的瓷种——骨瓷。
虽然骨瓷跟薄胎瓷相比,还远远做不到像薄胎瓷这样轻薄透亮,而且颜色也偏泛红,但这一瓷种的出现,还是赢得了市场的欢迎。其中不乏像wedgwood这样的公司,标榜个皇室御用的噱头,便将高价骨瓷成功打入中国市场,反而从瓷器大国赚回了不少钱。
李妍年买这两个杯子都没花多少钱,薄胎瓷只花了十八块,骨瓷的反而更贵,花了四十五块钱。李妍年没想着让老周他们只是简单地仿制骨瓷杯,毕竟这个配方是固定的,牛骨粉和瓷石黏土的比例就是2:1:1,五十份的牛骨粉加二十五份的瓷石,再加二十五份的黏土,没什么好创新的。
她就是想老周他们能有个目标,研究这两个杯子的时候,自己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可劲儿地造作就是了。
没想到,他们这会儿还不肯罢休了,一副一定要从自己这里挖出烧瓷配方和秘诀的样子。
算了算了,还是把骨瓷的配方告诉他们好了。李妍年拗不过老周他们,一五一十地把配方说了,忽然一个福临心至,临到嘴边,把烧瓷温度给瞒住了:“我知道的就这些,至于怎么烧的,要多少时间,烧多少柴火,我都不清楚。周叔,以后作坊就交给你们了,我每个月会来一次,你们要是烧出来什么好东西,等不及我来的,也可以上饭铺去跟我哥说一声……哎我也是犯傻了,你们不就天天去饭铺上吃饭嘛,反正有什么事拿不定主意的,就跟我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