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柱子,我代表灾区的人民谢谢你!”
“方叔,先别说这些,我这次要去灾区,你帮我想办法。”
“我找你就是要说这个事,你确定要上岸,那边很危险。”
“确定,我不光带了设备、车辆、还带了人,经过救灾训练的人。”何雨柱强调道。
“训练?多少人?”
“大约七百人。”
“好,好,我这就去帮你办手续,你就留在外海,不要到近海。”
“我知道,别弄错地方了,这次是津门港。”
“我知道,我知道,你等我消息。”
老方的消息没等来,上午九点,船上所有的电台都收到了一则广播。
“据国家地震台网测定,1976年7月28日凌晨3时42分,冀东地区发生强烈地震……震中位于……震级……初步判断为7.5级……灾情极为严重……伤亡情况尚在紧急统计中……中央已成立抗震救灾指挥部……号召全国军民紧急动员……”
“7.5级!冀东!工业重镇!”
这时所有人才知道他们要去哪里,要面临的是什么,但是这个7.5所有人都没有概念,除了何雨柱。
“老板,那就是我们要去的地方吗?”史斌道。
“对,会有余震,怕不怕?”
“老板你都不怕,我怕什么!”史斌道,他知道家里都有人照顾,老板这么金贵的人都亲自来了,他怕什么,只要跟随老板的脚步走就行了。
船队里的其他人,其实都是惴惴不安的,因为没有人经历过地震,什么样根本不知道,就算是模拟出来的废墟,那毕竟是模拟,里面也不是真的伤员。
上午十一点,老方那边又呼叫过来了。
“喂!”
“柱子,你们多久能到达津门港?”
“船队现在的位置:北纬XX度XX分,东经XXX度XX分!全速前进的话,预计抵达渤海湾指定锚地时间是下午16时!”
“好,我现在就让人赶制证件,争取你们抵达前送到津门港。”
“您需要先跟津门港和津门附近的水兵沟通一下,不然我们可不敢靠过去。”
“我知道,已经有人去通知了,很快就有人跟你们联系。”
“对了还有个事情,上次的直升机编队要调过去,再多送点飞行员去。”
“我知道,还有汽车兵我也会让他们调到位。”
“那最好。”
“行,先这样,我去安排别的事。”
挂断通话,何雨柱通过电台通知整个船队。
“目标——津门港,所有船只转向!”
“通知全体人员,做好上岸前的准备工作,午饭准时开饭,一定要吃饱。”
命令下达后,各船上的人都动了起来。
“医疗队,最后一次清点所有药品、器械!检查血库恒温箱!”
“安保队,工程机械预热!检查油料!清点所有救援工具!”
“直升机小组,再做一次检查,保证直升机随时可以起飞。”
“通讯组,保持所有频道畅通!”
船队准时抵达津门港外锚地。
“老板,岸上来了很多人!”史斌放下望远镜,声音带着一丝紧张。
何雨柱望去,只见码头上除了穿着制服的港口工作人员和边防人员,还有一队队身着绿军装的士兵严阵以待。
更远处,几辆挂着红旗的吉普车旁,站着几位干部模样的人,正焦急地向船队方向张望。
“打信号,请求靠泊!”何雨柱沉声道。
“是。”
船队缓缓驶向指定的泊位。
靠岸的舷梯刚刚搭好,一队士兵在一位四个兜的带领下,迅速登上了“黄河号”。
“哪位是何飞同志?”四个兜扫过甲板上的人。
“我是。”何雨柱上前一步。
四个兜啪地立正,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何飞同志!奉上级命令,我部奉命协助贵方人员及物资登记、办理临时通行证件并护送!请指示!”
何雨柱回礼,“时间紧迫,请尽快开始!”
何雨柱的回礼让四个兜一愣,这军礼比自己还标准啊,上面只说是商人,没说是当兵的啊。
“好,请贵部所有人员下船。”
“我这就通知。”
登记点迅速在码头上设立。
所有人员,无论是“狼牙”队员、泰山安保、还是医护人员,都排成长队,在士兵的引导下逐一登记姓名、身份信息、所属单位(统一登记为“黄河慈善基金会国际救援队”),并领取一张盖着大红印章和编号的硬纸板临时证件,证件上同样印着醒目的红十字标志。
每个人都在左臂绑上一条崭新的红十字袖标。
与此同时,卸货工作以令人瞠目的速度展开。
大型吊机轰鸣着,将一辆辆涂着红十字和“黄河救援”字样的磐石卡车、勇士吉普、经过改装的救护车以及庞大的挖掘机、推土机、装载机从滚装船上卸下。
这些大家伙可把津门港的人都惊着了,这得多有钱啊,这可不是几辆车,大大小小的车几百辆,这是用全部身家来救灾么?
所有人都对这个去年报纸上登了的何飞敬意更深。
散货船上,成箱的帐篷、活动板房构件、药品、压缩饼干、净水片、柴油发电机、血库恒温箱……被叉车和人力流水线般运下码头,迅速分门别类堆放在指定区域。
何雨柱没有参与卸货和登记。
他带着暴狼等几名核心队员,径直走向那两架巨大的CH-47“支奴干”直升机。
地勤人员正紧张地做着最后的飞行检查,旋翼下方,堆积如山的木箱被撬开——里面是包扎严密的急救药品、血浆袋、手术器械包、便携式发电机、备用油料、成箱的压缩饼干和瓶装水。
“老板,都准备好了!油料满格,航电正常!”负责直升机维护的技术组长抹了把汗报告。
何雨柱点点头,目光投向岸边那几辆挂着红十字旗帜的吉普车。
他大步走过去,对其中一位穿着中山装、神情凝重的中年干部伸出手:“同志,我是何飞。”
“何飞同志!久仰!我是冀东抗震救灾指挥部派来的联络员,姓李!”李联络员紧紧握住何雨柱的手。
“我们可以出发了么?”
对方显然愣了下,不过看着那些直升机就明白了,他道:“何飞同志,情况比预想的还要糟!通往震中的铁路、公路几乎全毁!电话线全部中断!震中现在就是一座孤岛!里面几十万人啊!指挥部急需知道具体情况,更需要把第一批救命的东西送进去!”
“我有心理准备。”
“你们不能自己去,我帮你找人。”
“明白了。”何雨柱答道。
不一会,负责登记的那个四个兜跟姓李的连联络员一起回来了。
“何同志,我部三连已准备完毕!随时可以登机!”
“那就现在登机,你们什么都不用带,这七架直升机上除了坐人,剩下的地方都装满最急需的急救药品、血浆、手术器械、食品和通讯器材。我的医疗队和部分人员随机出发。
何雨柱指向身后的两架支奴干和另外五架稍小的运输直升机
“另外,”他看向旁边那位李联络员,“我这一个连的兵都听我指挥,不然还不如不带。”
“你!”四个兜直接急了。
“周连长,你上级给你的命令是什么?”
“全力配合何同志。”
“这样吧,我给你五分钟时间你去打个电话,记住你只有五分钟,时间就是生命。”何雨柱道。
“好。”周连长直接跑去打电话了。
“何同志,还有什么要交代的,我会全力配合,我的领导说你是他的老相识。”
“你领导?”何雨柱疑惑道。
“赵副指挥。”
“老赵,赵丰年?”何雨柱问道。
“对,赵副指挥,之前他是工业城的市长。”
“明白了,他人呢?”
“在灾区。”
“我知道了,你在这里协调好我的人和物资,不要出什么乱子。”
“您放心,物资保证全部会送去灾区,您的人也会抵达。”
“那就好。”
二人正说着呢,周连长跑了过来,朝何雨柱敬了个礼。
“何飞同志,我部上级命令我连从现在开始服从你的指挥,直到救灾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