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油腻书库>都市言情>四合院,傻柱:我这辈子父母双全> 第292章 何先生,选这个地方你确定?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92章 何先生,选这个地方你确定?(1 / 2)

“各位可以先看一下我们能提供的合作单位。”

说着张处长从自己的公文包里面拿出薄薄的几页纸,推向了何雨柱。

何雨柱扫了一遍,然后把这几张纸传给了他身边的小满,小满快速看完然后一脸古怪的给了下一个人。

考察团则是趁这个时间继续看黄河给的资料。

黄河的人看完那份东西各个都面色古怪,看向何雨柱,这哪里是合作啊。

何雨柱冲他们摇摇头示意稍安勿躁,然后等着对面的人,张处长听不到对面纸张翻阅的声音抬起头,看到黄河的一众人都静静地等待。

有些不好意思道:“我们看得太投入了,贵方都看完了?”

何雨柱点头,然后开口道:“张处长,贵方提供的资料很简单。”

“现在国内就这个情况,希望你们能理解。”

“就贵方提供的这些合作方向,我们怕是很难达成合作。”何雨柱接着道。

“愿闻其详。”张处长也不意外,在来之前他们都做了心理准备了。

“先说钢铁厂,广钢应该不会允许我们入股吧,那就是单纯的要技术了,问题是我们能得到什么?”

“成本价的产成品。”张处长道。

“就我所知,光钢的规模还没有我们的大,而且国内的需求更大一些,难道他们产出的东西都卖给我们?”

“这个,恐怕不行,现在粤省的钢铁还要靠它。”

“明白了。”何雨柱点点头。

“那么其他呢?”张处长道。

“那么我们继续说说关于汽车合作,我看资料上贵方提供的意向合作单位,是一家国营汽车修理厂?”何雨柱道。

“对,现在粤省并没有汽车厂。”张处长也不否认。

“从资料上看,该厂不具备整车制造的能力,缺乏核心生产线,技术力量仅限于维修保养。我想请问一下这个厂是可以入股的么?“

“引入外资股权,目前政策层面确实存在障碍,这个我们要回去沟通才知道,但我们希望能通过技术引进,提升国内相关行业的整体水平.”

这话何雨柱倒是没太觉得有什么,听在黄河其他人的耳朵里就有些刺耳了,总结起来就一句话:“空手套白狼!”

何雨柱摇了摇头道:“这完全偏离了我们的初衷,无法产生任何协同效应,更别说双赢了。”

张处长和其他几位干部交换了一下眼神,都看到了彼此脸上的尴尬。

国内工业的薄弱现状,此刻被对方直白地摊在桌面上,这么谈法可以预见根本谈不成。

会议室陷入了沉默。

考察团来之前的期待满满,现在变成了失落满满。

几分钟后,张处长再次开口:“何先生,既然你答应跟我们谈,并且也知道国内的情况,那么你肯定有自己的想法,可以跟我们说说么?”

“自然,请稍等。”说着何雨柱起身,来到会议室最大的那面墙前面拉开绒布帘,上面赫然是一张大大的地图,不过地图上的名字却让考察团摸不着头脑。

“宝安县!”

上面还用红笔圈出了不少地方,有靠海的也有不靠海的。

张处长先开口口:“何先生,你这张地图和你圈出的这些地方我们有些不太理解。宝安县只是一个农业县,而且没有任何工业基础,何先生选定它,我想请问一下它的优势在哪?”

何雨柱能告诉他这地方是特区么?当然不能,现在离1979年年底还有一年多呢。

“张处长,我说句直白话,希望你们不要介意。”

“你说,我们还不至于那么小气。”

“对于我们来说,除了四九城、申城还有一些工业基础好的地方,其他地方都差不多。”

会场再次沉默,没办法啊,人家说的是实情,香江什么情况这几天他们是深有体会,说是落后几十年都不夸张。

当然何雨柱也给了面子了,其实国内在这个阶段有些东西还能保持和世界同步,过几年就难说了。

“请继续!”张处长深吸一口气,艰难的开口道。

“不好意思,我这个人比较直各位不要往心里去,我们这次谈的是共同发展,所以我觉得还是摊开来说比较好。”

“没关系,何先生,我们能理解。”张处长的脸色可不怎么好看。

“那我就说说宝安,第一,它离香江最近,不管是口岸还是水路都是最近的。”

众人点头,这没毛病,其实本来就是一片土地,现在被人为的分割了而已。

“第二,宝安拥有良港。”何雨柱用教鞭在盐田和蛇口两个地方分别点了一下。

“据我所知,国内的招商局正在考察蛇口港。”何雨柱把教鞭停留在蛇口的位置。

张处长欲言又止,何雨柱明白他的意思,笑道:“张处长不用担心,我的消息来源是正规渠道,你知道香江有很多海运的公司,而我又有很多港口。”

“明白,我很佩服你们的商业敏感度。”

“做生意对这些不敏感可不行,会赔钱的。”何雨柱笑道。

“何先生请继续,既然蛇口有人看上了那何先生一定是看上了盐田这个港口了?”

“是的,张处长。盐田这一片,濒临海湾,水深条件良好,拥有建设深水良港的天然禀赋。我们黄河集团想与贵方共同开发盐田港,我们提供资金、港口建设技术、现代化管理经验以及部分关键设备,贵方提供土地和必要的政策支持。这将极大改善粤省乃至整个华南地区的海上物流通道。”

“共同开发港口?”张处长和旁边的几位干部交换了一下眼神。

这事他们可没决定权,再说了这个提议很大胆,选择的地方也很刁钻。

不过张处长还是开口道:“何先生,港口建设投入巨大,周期长。宝安目前只是一个以农业和渔业为主的边陲小县,连公路都只有一条,基础设施太薄弱了,人口又稀少。在那里建深水大港,未来是否有足够的货物吞吐需求?我们更倾向于在现有交通枢纽或更成熟的工业城市附近寻找合作机会,比如黄埔港的扩建……”

何雨柱微微一笑,没有直接反驳张处长的疑虑,而是继续抛出他的计划:“港口是长远投资,看的是未来几十年的发展潜力。我相信宝安的地理位置,终将使其成为连接内地与世界的重要门户。更何况蛇口和盐田都属一县,我相信他们不会看错的。”

这点张处长他们倒是没法反驳,因为那是国家项目。

何雨柱接着又抛出了一个大的,“至于没人,建港口可是需要不少人的,港口建成以后也需要工人,我想会有人愿意来的,我们黄河还可以承担周边的土地开发,让新来的工人有地方住。”

“这个我们做不了主。”张处长道。

“没关系,我就是谈谈我的投资思路,还有就是我们可以帮宝安修一条通花城的公路,这个钱我们黄河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