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油腻书库>穿越历史>哈哈哈,大明> 第42章 人生如戏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2章 人生如戏(2 / 2)

贵妃姑姑,用了那么多年才在东厂里培养出来的人手。

一转眼就被一个外来户给杀完了,几乎全军覆灭。

这些人,在皇帝万岁后可是有大用的。

如今……

郑养性查过余令在京城的底,这一查,他目瞪口呆,觉得下人一定是搞错了。

这个余令是京城人没错,在京城里竟然只有一座宅院。

这个宅子还不是什么好宅子,简简单单的一个四合院。

最令郑养性不解的是这余令竟然在京城没有亲戚,没有故旧。

连教他读书的那个姓王的先生都找不到。

郑养性想出了数百种报复的方式,结果一个都用不上。

在京城没亲戚,没故旧,没产业,可谓是什么都没有。

在看到这些消息的时候,郑养性半天都没缓过劲来。

这小子什么都没有,他是怎么走入朝堂的?

什么都没有的人就不好下手。

思来想去,郑养性只能决定先坏掉余令的名声,名声一坏,官途就坏了。

郑养性的打算就是让余令彻底的坐实阉党走狗的身份。

让所有人对他不耻,这一辈子都洗不掉这个身份标签。

他哪里知道,余令根本就不在乎这些。

听下人来报在前日的时候余令去了钱府,钱府人家的大门都没得开,郑养性险些笑死。

堂堂一个官员,最后竟然要翻墙。

这脸皮真的是……

郑养性认为这是余令害怕了,开始找外援了。

可郑养性哪里知道余令这么做其实在对他下套。

天慢慢的亮了,京城也慢慢的有了活力。

茶楼也营业了,虽然这么早开门不会有什么好生意,但有些贵人的清晨是喜欢吃糕点喝茶的。

“嘿,各位看官请往这里看……”

“今儿个咱们不聊那龙争虎斗的朝堂纷争,也不说那市井儿女的恩怨情仇,今日我把招呼来打过,恭请各位细听……”

“亲生父母竟成禽兽,少女被迫卖身,某位官员深夜前往少妇家,是道德的沦丧,还是人性的扭曲……”

随着醒木一响,这话立刻就引起了所有人的注意。

大清早,客人稀少的茶楼竟然有人堵了过来。

南来的北往的,全都竖着耳朵准备听这说书人准备说些什么。

“话说在古时候的郑国,有一富家子……”

茶楼的故事开始了,妇人的之间的传播也开始了,没有点名道姓,只说发生了什么事。

像郑氏这样的外戚最好弄。

不管脑子里能想到的什么恶事,只要你往他身上按,他多少沾一点。

这么大的一个家立起来的时候多多少少会侵犯别人的利益。

就更不要说那些讨好郑氏的人做的恶事了。

只要说,就能对应的上。

以郑氏的那帮子人不说自己青面獠牙不是个人么。

那余令就把他们打造成“全员恶人”,直接给他推向粪坑。

太阳越升越高,茶馆开门做生意的人越来越多,讲故事的人也越来越多。

茶馆里讲的是含沙射影,不指名道姓的野味故事。

那街坊之间,妇人嘴唇翻动间吐出来的就是案例的佐证。

那些渴望在京城扬名的学子猛然抬起了头。

他们突然发现,为民请命的机会来了,自己扬名的机会来了。

当初东林的崛起就是探讨国家政事,批评贪腐,敢于触及敏感话题谓之为气节,积攒了声望。

如今,这不正是一个积攒名望的好机会么?

当晌午到来,有好事的学子已经去郑府“打卡”了。

郑家恶仆冲了出来,可望着那一群跃跃欲试的学子,大门又重重关上。

驱赶百姓可以,但驱赶读书人他们不敢,哪怕这群人就是嘴巴厉害而已。

但这群人能让郑家变臭。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大门外的读书人开始齐声诵读,郑家奴仆使劲的往里冲,一边冲一边高喊:

“爷,不好了,大事不好了……”

坐在轿子里的钱谦益望着那密密麻麻的人群,望着曾经被郑氏欺负过的不断喊冤哭诉的百姓。

他觉得有股莫名的寒意。

这事看似是百姓自发,学子自发。

可他知道这一切的根都源于余令,他们以为他们自发,殊不知他们是被余令牵着走。

想着余令,他脑子里莫名的想到了一个人。

先辈顾宪成。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是他的座右铭。

也是每个东林人的座右铭。

如今……

还好自己等人没去搅和,这要去了,要是被这群人围住了,想洗白是真的难。

再说了,朝堂这么多文人可不是一条心,有人巴不得你出事。

“去,找余守心去!”

此刻的余令正在带领着百姓在京城的中轴大街扫雪。

每路过一户,他就会敲门邀请人出来扫雪:

“这位人家,小子就是青面獠牙的余直,其实我不叫余直,我叫余令,家住东头破锣巷子......”

“先前那个余记布行记得没,那是我爹先前的铺子!”

有汉子好像想起了什么,忍不住道:

“小余账房?你是不是发大水那年负责发粮食的小余账房?”

余令闻言笑了笑,将身后的小肥拉出,大笑道:

“看看,还记不记得他?”

“小肥,小肥对不对?”

“孩儿他娘啊,这是小余下账房,当初发粮食都足足的发的小余账房,他当官了,当大官了……”

十多年前的种下的种子,今日开了花。

短短的瞬间之后,越来越来越多的百姓来看余令,他们亲近余令。

因为他们认为余令是自己人。

如今自己人了出来了一个大官,还这么的好说话,自然要看一看了。

当然,也有人不认识余令,认为这是官员的一场作秀而已。

别人拒绝了余令也不恼,带着自己的人一边扫,一边去询问下一户。

可跟着余令一起扫雪的人越来越多。

“爷,这余大人真的是京城人士,皇城根的百姓都傲气,不是他们认识熟悉的人,他们不会这么亲热。”

钱谦益点了点头:

“看出来了,衙门的人没说谎!”

余令扭头看到了钱谦益,手中扫把一扔,快步的跑了过来。

脸上的笑一如往昔般真诚,在雪地里,干净的刺眼。

“凉凉,要不要一起?”

望着自己又被抓着的手,钱谦益深吸一口气,他后悔来这里了。

如今又被余令架着了,骑虎难下了,这样跟余令一起扫雪……

自己会不会被编排为阉党?

“这是好事,要不要一起!”

“好!”

见钱谦益答应了,余令如同一个孩子开心的大声道:

“快快,拿个铲子给我,钱翰林也来扫雪了……”

钱谦益来后不久,余令觉得半个京城的读书人都来了,中轴大街成了文人的交际场。

那些读书人想方设法的往钱谦益身边凑。

望着埋头干活的钱谦益,余令咧着嘴笑了笑:

“我余令是最良善之人!”

卢象升闻言点了点头:

“虽不够自谦,但我也觉得你人很好!”

余令咧嘴笑了,这次的笑是真的发自内心。

钱谦益扭头,正好碰到余令那双笑眼。

“唉,我这是造孽啊!”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