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大早,洛珩就直接去了宋帝赵佶那儿。
殿里没别人,就他俩。
洛珩也没绕弯子,开门见山:“陛下,南边事儿了了,我该回去了。”
赵佶一听,心里先是咯噔一下,随即又暗暗松了口气。
这尊大佛总算要走了!
他脸上立马堆起笑:“爱卿为国操劳,实在是辛苦了!此番回去,定要好好歇息!大宋……有爱卿,真是社稷之福啊!”
洛珩懒得听他这些套话,摆摆手打断:“我走之后,这边的事儿不能乱。卫定疆沉稳,留守临安,总揽军政。霍胜胥能冲能打,负责弹压各地,清剿残余不安分的。赵括嘛……”他顿了顿,“脑子活,心思细,让他帮着处理政务,协调各方。”
这安排,等于把宋国的军、政、维稳大权,全捏在了他洛珩最信得过的几个人手里。
赵佶就是个盖章的傀儡。
赵佶哪敢有意见,连连点头:“好好好!都依爱卿!依爱卿!”
“那就这么定了。”洛珩一点不拖泥带水,“我今天就走。”
出了宫,卫定疆、霍胜胥和赵括已经等在宫外。
洛珩看着他们仨,话很简单:“这边,就交给你们了。定疆,稳住大局。老霍,谁敢炸刺,直接摁死。赵括,多动脑子,把钱粮人事理顺。”
“世子放心!”卫定疆抱拳,神色沉稳。
霍胜胥把胸脯拍得砰砰响:“世子爷您就瞧好吧!哪个王八蛋敢不老实,老子砍了他!”
赵括则躬身道:“必不负世子所托。”
洛珩点点头,翻身上马。
身后,大军已经集结完毕。
赵银银和赵福金的马车也准备好了。
“出发!”他一挥手,十万大军开拔,浩浩荡荡,朝着大靖帝都方向而去。
这一路,再没什么波折。
……
十天后,洛珩的十万大军,浩浩荡荡开到了帝都城外。
那阵仗,旌旗招展,刀枪映日,队伍长得望不到头。
百姓们早就挤在道路两边,伸长了脖子看热闹,议论声嗡嗡响。
“快看!是世子爷回来了!”
“好家伙,这么多兵!比上次出京时气派多了!”
“听说世子爷把南边全打下来了?我的天,那可是好大一片地方!”
“可不是嘛!连岭南王那种硬骨头都给啃下来了!啧啧,真是厉害!”
城门口,靖武帝亲自带着文武百官出来迎接。
老头儿今天穿得格外隆重,脸上堆满了笑,只是那笑容底下,多少藏着点尴尬和后悔。
他远远看见洛珩骑在高头大马上,被一众将领簇拥着过来,心里那叫一个五味杂陈。
差点啊,差点就因为自己那点猜忌,把这最能干的孙子给废了!
还好当时大周使者来得及时,自己也没真昏了头。
现在看看,这孙子多出息!
愣是靠着自己,打下这么大一片基业!
想到这,靖武帝就忍不住瞥了一眼站在侧后方的太子洛宸。
果然,太子那张脸,黑得跟锅底似的,眼神阴恻恻地盯着越来越近的洛珩,拳头攥得紧紧的,指甲都快掐进肉里了。
凭什么?凭什么他洛珩就能风光无限,打胜仗,揽大权,受万民欢呼?而自己这个堂堂太子,却只能像个摆设一样站在这里,看着他出风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