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油腻书库>穿越历史>秋风萧瑟枫叶红> 第十九章参加五四运动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九章参加五四运动(2 / 2)

掌声过后,丁老师把青岛事件发生的起因详细叙说着,又把活动的路线、范围以及可能发生的意外并如何进行自我保护,也都做了详尽的介绍。学子们听后心情很激动,他们要向高高在上的官老爷们发声:老百姓也有意愿爱国!要向只会跟老百姓耍威风的军阀们展示力量:老百姓也有能力护国!

由于济南的学子,鲁西的学子,鲁南的学子,鲁东的学子都集中在这个区域,甚至有很多济南的工人、店员、各行各业的市民们,也加入到其中,整个齐鲁学院都处在群情激奋当中,锣鼓喧天,口号声此起彼伏。

终于有人在校园高喊着:

“北京行动啦!北京行动啦!”

原来,北京在昨天五月四日,开始大规模游行示威活动,抗议北洋政府的卖国行为,我们齐东还等什么呢?!我们济南还等什么呢?!我们每一个人还等什么呢?!

出发!出发!出发!浩浩荡荡的游行队伍,挥舞着各色旗帜,打着数不清的横幅,呐喊着,愤怒着,队伍洪水般地涌向大街。齐鲁学院位于济南老城墙的外墙南侧偏西方向,也就是说学校不在城区内。游行队伍出了学校南门,沿着文化西路往东走,坑坑洼洼的砂石路碾压着许多车辙印,前挤后拥的人群,相互之间磕磕碰碰,扬起呛人的沙尘,人们依旧坚定地走着,有节奏地高喊着抗议口号,经过广智院,再到山水沟大街,还要再往东走很长一段,到达朝山街后,再向北走一段路,经过西青龙大街(现:泺源大街),不远就是济南的城墙南大门。

南门城门楼下,聚集着游行者、小商贩,脏兮兮的乞丐、打闹嬉戏的流浪汉、马车、地排车、洋车、市民,小山似的垃圾堆、警察等,垃圾尘土飞扬很是脏乱,不知为何,警察只是游手闲逛,并没有阻止游行队伍的行进,然而偌大的南城门此时显得非常矮小,进出城门的人走得都非常缓慢。领队牟老师非常担心,叮嘱着日兆学子们,在队伍中前后跑着,观察学子们的行动,要求学子们如果遇到骚乱或警察驱赶,一定要跟着丁老师走,万不能擅自离队。

海蜇他们跟随游行队伍,好不容易进入南城门,来到天地坛大街,你能想象得到吗?这里的大街小巷,这里的牌坊,这里的商铺,这里的民宅,这里的柳树,这里的泉水,这里的一切,都好像仍处在明清两个朝代而没有变化,甚至还保留着宋代的府郡。遗憾的是,虽然楼堂还是那么的典雅古朴,而人文已然没有了古人的那种浓浓的韵味,可怜的济南百姓们已经衣衫槛楼,面黄肌瘦,全然没有了留在世人印象中,齐东大汉的那种粗犷的体魄和憨厚的形象。

刚才还在缓慢行进的游行队伍,不知为何忽然停止了前进,呼喊的口号也停了下来。大家疑惑不解,稍一会儿,丁老师跑过来告诉大家,原来,济南内城的主干道分为:西门大街、院西大街、院东大街、府西大街以及府东大街(现在统称为:泉城路),已经布满了游行的示威队伍,大约有近五万人,包围了省府衙门,市府衙门等所有的政府衙门,整个济南内城被游行队伍围了个水泄不通,已经无法行进了,但并没有冲击政府衙门,组织者派代表向两级政府送达抗议书信,并要求政府官员限期答复,如若不答复或者答复不满意,游行队伍将占领两级政府衙门。当前,要求大家继续高呼反帝口号,挥舞旗帜,敲锣打鼓。不要离开队伍,不要干扰市民,听从游行组委会的统一指挥。

令人感到欣慰的是,周边的老百姓纷纷提着水桶,拿着煎饼之类的吃食,递给正在高呼口号的学子们,当地老百姓不嫌弃道路堵塞,不嫌弃噪声喧闹,不嫌弃游行带来的困扰,用自己微薄的力量,支持着来自省内各地的同胞乡亲,甚至有市民也加入到游行队伍中,使得游行队伍在无形中壮大。可见,老百姓虽然生活贫穷潦倒,但是那份由衷的爱国情怀,深深感动着学子们,激励着学子们。不知怎的,远处的游行队伍纷纷坐在路边上,喧闹嘈杂声也降低了许多,像是蝴蝶效应,后面跟着的队伍也席地而坐。

“啪!啪!啪!啪!”,

远处传来像是爆竹的声音,由于喧闹声太大,遮盖住啪啪声,海蜇他们并没有在意,可是啪啪声有些密集了,领队牟老师站了起来,发现远处的游行队伍都纷纷站立起来,都在四处打听观望,正当大家疑惑之际,啪啪声更密集了,大家这才反应过来,啪啪声是枪声,看来官府出兵镇压游行人群了。

“别慌,同窗们都跟着丁老师走,千万别走丢了,快!快!跟上!”

牟老师急切地呼唤着大家。

幸运的是,日兆学子们刚进内城时,由于拥堵而无法前行,一部分游行队伍被堵在距离南门不远处。在丁老师的带领下,日兆学子们顺利冲出南大门,城外人少,很宽敞,队伍迅速向齐鲁学院方向撤退。刚出城门跑过护城河,不知从哪里跑出一队警察,对着游行队伍便开枪。

“低下头跑,别停下!快!”

牟老师指挥着大家跑。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