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完蛋玩意哪有一天把百姓放到心上!”
太宗骂的爽了,杜甫是听的一愣一愣的,本来还想再劝劝,可是听到后面,顿时也是长吁短叹。
是啊,要换做太宗陛下,哪怕是危难临头,他也不会置百姓于不顾。
贞观初年天灾连绵不断,突厥又直逼长安城,太宗陛下一个人便敢深入敌军,临危不乱签订城下之盟,保住他长安的百姓,救民于水火。
再观那安史之乱,外族趁机入侵,百姓流离失所,烧杀抢掠,哭声遍野。
可是李隆基又在做什么?
他逃了,他带着他的杨贵妃逃了啊!
这么一对比,以前丝毫不觉得皇帝遇到危险就逃命有什么不妥的杜甫,此时只觉得那什么唐玄宗,简直就被眼前的太宗陛下比到了泥里。
若是能把唐玄宗换成太宗陛下该有多好啊!
若是太宗陛下在,怎么会让乱臣贼子打到长安,怎么会让吐蕃欺辱他大唐百姓?
他又怎会蹉跎一生,尽是无奈无力?
想到这里,杜甫顿时又泪如雨下,老泪纵横。
“太宗陛下,当时若是有您在,该有多好啊!”
李世民泪点本来就低,最见不得这种国士之才和他的百姓受苦,差点都要绷不住被杜甫带哭了。
但是想想那个李隆基,他极力忍住,拍了拍杜甫的肩膀,简直是咬牙切齿的说道:
“你放心,朕必不负你!
朕这次回去,就把他李隆基揍的哭天喊娘!非得让他知道知道我李世民还在看着呢!
他要敢败光朕的大唐,朕也不介意杀了他换个人上!想想这鳖孙能活七十多岁,简直可恨,不如早点死了多好!”
杜甫:???回去?
还没搞清楚这是到底什么状况的杜甫,又惊到挂着眼泪忘了哭,直接目瞪口呆了。
打李隆基?
那可是大逆不道的罪呀!
哦不对,是唐太宗打唐玄宗。
那没事了。
不过等等,老祖宗还能穿回去打人的吗?
看着老杜此时一脸懵逼的模样,旁边的祝晚晴磕够了瓜,这才兴致勃勃地把他们的计划和杜甫和盘托出。
“放心,放心,你们太宗陛下已经安排妥当了,李白去当先锋打头阵。
对了,等我再营业几天给你加个位置出来。这波必须得让你杜甫亲眼看到李隆基被打的名场面啊!”
杜甫:……还能这样的吗?
虽然是挺大逆不道,但是,想想就真的还挺期待是怎么回事?
尤其是没想到太白兄也在其中,那就必须得去!
没人在乎他李隆基的意见,反正在场的众人是全票通过了。
回去的路上,李世民对着这个可怜又非酋的杜甫,简直是关爱有加嘘寒问暖,甚至还打算用自己在现代的打赏给杜甫买这买那,添置衣物。
“子美啊,朕看你诗中总是写到凄凉之处,你家妻子孩儿可好?
若有什么困难,都和朕说,朕来帮你!”
一辈子蹉跎不得志、从不受重用的杜甫,乍然听到太宗陛下这番暖心的话,简直又差点感动的老泪纵横。
见到太宗陛下如此亲切,杜甫彻底打开了话匣子,高兴的和陛下说了一堆话。
杜甫一会儿说到高兴处,一会儿又说到悲凉处,说的自己是又哭又笑,最后才感慨的摇头:
“我今日能有如此奇遇,这辈子真是值了!
只可惜我家老妻和小儿一辈子跟着我,吃尽了苦头。也不能面见您的圣颜,也不能吃到现代这般美食。”
“见估计是不大好见的,但是改善生活完全可以啊!”
说到这里,祝晚晴就很开心地又把贡献值和空间等等内容和杜甫说了一遍。
居然还能把现代的东西分享给妻子和儿子,让他们过得好些?
听到这样一个好消息,杜甫也是万分高兴。
真好啊!这样下来,他可真是再也无憾了!
除了还没见到李白。
“太白兄究竟什么时候才会回来啊?他当时见到现代这一番景物,也可像老夫一样感叹?
他当时写了诗吗?一定写了吧?”
三句话不离李太白,苏轼顿时就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