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十四章 香帽子(2 / 2)

正如刘弘所言,触目所及,除了零星的庄稼地和圈养的牲畜,实在难以找出能称得上产业的东西。

村民们的房前屋后倒基本上都栽种了一些桃树、李树,但也只是村民自家打打牙祭的点缀,连经济作物都算不上。

山是青的,水是绿的,空气也清新得醉人,可这绿水青山,却变不成金山银山。

一圈转下来,除了印证了此地的贫瘠,似乎一无所获。

日头升到中天,已经到了饭点。

刘弘安排了午饭,而且为了招待祁同伟这位省城下来的年轻干部,他明显是下了血本,一桌子菜肴那叫一个丰盛。

各种山珍、一条足有三四斤重的浓油赤酱红烧鱼,还有一大盆菌子汤。

祁同伟奔波半日,早已饥肠辘辘。

他昨天在乡政府食堂里面就尝过了本地菌汤的鲜香,于是先舀了一碗,准备尝一口。

结果还没放到嘴边,就闻到了一股奇异的鲜香,比他吃过的任何菌类都更为浓郁纯粹。

他吹了吹热气,小心地喝了一口。

汤汁滚烫地滑过喉咙,一股难以言喻的、仿佛浓缩了整座山林精华的鲜味在口腔里轰然炸开,瞬间熨帖了四肢百骸。

“嗯?”祁同伟眼睛一亮,忍不住又喝了一大口,细细品味,脸上露出毫不掩饰的惊奇:“刘支书,这汤味道真绝了!是什么菌子煮的?怎么这么鲜?”

刘弘正夹着菜,闻言憨厚地笑了笑:“嗨,祁书记过奖了。就是山里常见的杂菌,混着一起煮的。我们这山沟沟里,也就这点野味能拿得出手了。”

“不对,”祁同伟放下碗,用勺子轻轻搅动着碗里形态各异、颜色深浅不一的菌菇,笃定地摇摇头:“我吃过不少地方的菌子,松茸、牛肝菌、鸡枞……鲜是鲜,但都没这个味儿。这汤的鲜,层次更丰富,回味也更悠长厚实。肯定有什么特别的东西在里面。”

旁边的王友德笑着插话道:“祁书记,您这舌头可真灵!刘支书是实在人,没好意思显摆。这汤这么鲜,其实是加了一种望山坳独有的一种小蘑菇,本地人都叫它香帽子。这种蘑菇跟其他几种常见的菌子搭配在一起,味道会格外鲜美。”

“说起来,这应该算是望山坳村的一种特产。”

祁同伟听得频频点头,目光灼灼。

他拿起勺子,又仔细看了看汤锅里翻滚的菌子,果然发现了一种伞盖不大、颜色偏褐黄、菌柄细长的蘑菇,想必就是王友德口中的香帽子。

一种敏锐的直觉在祁同伟心头跳动。

这完全就是藏在深山人未识的珍宝啊。

pS:友情提示,红伞伞,白杆杆,吃了一起躺板板。大家不要随便采食野生菌哈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