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油腻书库>穿越历史>盛明大驸马> 第62章、红袖添香夜画图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2章、红袖添香夜画图(1 / 2)

赵辉回到了李家之后继续画那块地的规划,朱琼枝现在目睹他是怎么画画的了。

她一边帮忙研墨,一边又挑了挑灯芯。

赵辉蘸墨时候对她笑了笑:“这真有红袖添香的意味了。”

“原来这些画你都是拿翰笔画的。”朱琼枝奇怪地说道,“你用翰笔写的字倒比毛笔更有风骨。”

“翰笔方便些,有些线要画直嘛。”

所谓翰笔,就是用羽毛管制的硬笔。

除了通用的毛笔之外,其实一直有各种各样的硬笔。

比如说,天然石墨做笔芯的铅笔,还有雅名曰韬笔。

类似鹅毛笔的都叫翰笔,因为翰的本意就是赤羽天鸡,这个字有文才的含义就是因为鸟羽可制笔。

此外还有骨笔、竹笔、苇笔、铜铁刀笔等,甚至石墨粉、石灰粉制成的粉笔同样有。

这些硬笔现在大多数都是匠人才用,赵辉这支翰笔是在江浦就地寻来的。

“赵郎,你只去看了一次,将来建成什么模样已经这么胸有成竹了?”朱琼枝小心把眼镜扶了扶,目中异彩连连,“不只是一个庄子和良田?”

赵辉现在已经画到宝庆庄的外围了,所以朱琼枝看出了端倪。

“虽然是因为流民才有的想法,但既然已经买了下来,将来当然得好好利用起来。”赵辉继续低头画着,“要不是有那个蒯祥在,我也不能这样来谋划。”

“还有水车?这么大的水车?”

“为了安全起见,庄子地势得高一些。既然要取土垫高,干脆挖出一个大塘出来。既可以蓄水、防洪、灌溉,又能利用水流之力。”赵辉对她解释着,“如果经营得好,将来可不止有大水车,我还想看看能不能起炉冶炼钢铁。所以,这里高旺河口还要谋划一个码头。”

朱琼枝看着面前的总图,只见足有两道遥堤。

西南区域的两道遥堤围成了一个口字型,专门留了长江水入口和坝、闸,正如赵辉所说是个水库。

东南的两道遥堤之间就由窄到宽,两道遥堤之间形成一条人工河。其中放置了一个很大的水车连着内侧遥堤堤面上的工坊,赵辉说可以先做磨坊。

这条人工河通往高旺河的入江口处。外侧遥堤保护下,长江泥沙只会在外侧遥堤的东面渐渐淤积,入江口的河道处却宽阔了不少。

朱琼枝只看着他在那外侧遥堤那里又勾画出一个码头模样。

堤坝就是道路,从码头过来里许路就转向北。

通过了人工河上的石桥后,内侧遥堤左右两边和通往宝庆庄的道路旁,又各有一些屋宅。

宝庆庄也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南半部的民宅,另一部分是北半部的别院。

特别的是别院有专门的砖石墙,约有近丈高。里面的建筑全是高脚楼,底下有五尺挑高,上面才是住人的地方。

别院占地六亩有余,这砖石墙周长就半里有余了,几乎像是个坞堡一般。

“……赵郎,咱们府里的银子真能把这宝庆庄建好?”

“一步一步来,先打基础。银子嘛,回南京城之后开始赚。”赵辉指着那砖石院墙,“真要是发这种大水了,淹到这里来时水势不猛。万一有这种情况,庄民就能提前把财货都搬进别院里来,放在地面上,围着院墙一圈罩房全部能住人。”

“以防万一,花的银两也太多了吧?”朱琼枝越看越发愁,“就算皇兄赏赐不少,真要把这里建成这样,只怕没有几万两都建不好。十多顷地就算尽数垦成良田,一年也收不了百来两。虽说有传世基业的意味,可这也未免太……”

“我可没想着只靠田租赚钱。”赵辉笑起来,“你放心吧。一来并不会花那么多银两,二来这里将来主要的进项都是靠工坊、商旅。要不了多少年,宝庆庄这里就是一处繁华小镇、江浦西南的水陆驿。”

工程量看似很大,但修筑遥堤、垫高宝庆庄地面主要都是就地取土,顺便就把这里的水道挖出来了。

所以这需要提前规划好。外侧遥堤到如今江面之间的湿地是蓄洪区,但赵辉又会在上游主动开一个口蓄水。这水库的下游除了流入人工河的闸口,还有另一个通往外侧遥堤之外的泄洪口。

既然是在江边,就必须做足准备。现在省钱草草建造,兴许只用十年一遇的大水过来了就会损失惨重。

他把这总图画好,一是让后面做基础建设时他们能知道取哪里的土垫高哪里,二是要“招商引资”。

第二天金良臣和庄瀚来时,赵辉就把这张总图拿了出来给他们看。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