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油腻书库>女生频道>科举相公家的地主婆> 科举相公家的地主婆 第152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科举相公家的地主婆 第152节(1 / 2)

先生不想看到弟子,绕着岳父家的琐事转悠,索性开口:“你这好歹也算是有了功名在身,可是准备如何应对。”

周澜:“先生快莫要羞臊弟子了,这算是什么功名在身,弟子听从先生安排,潜心学习。”

见识了那么多举人在读的学院,他一个秀才都不好意思介绍自己的。先生带着他们走这一圈,对周澜的影响更大。

如今的他距离功成名就还太远了一些,想到京都时候,自己这点成就,就觉得满足,还拉着媳妇想要商量圆房的事情,周澜自己都羞臊的慌,不知道常喜有没有笑话他。

先生满意弟子的态度,不骄不躁这很好:“读书自然是要继续的,可该有的人情世故也得有。”

然后一一提点:“周家族人那边,你这些同窗之间,还是要聚聚的,这些关系都要你自己用心维系。”

弟子身边没有个长辈,他这个先生也只能捞过界点了。任先生的职位,劳的老妈子的心。

周澜:“先生弟子记下了,弟子回去就通二姐夫商量,若是我们连襟能一起去保定府读书,常乐也能时常回府同岳母大人聚聚。”

先生心说,你想的还挺美,人家的事情,都帮着定了,怕是未必如意,算了,这事还得他自己去撞了墙才知道长记性呢。

周澜那边可不知道,先生在暗搓搓的看着他败北。

还期期艾艾的同先生商量:“先生弟子在保定府有庄子的,院子也不是很小,还请先生委屈一二,陪着弟子一起来保定府可好?”

先生失笑,还知道同先生商量一下呢,已经很不错了呢,你带着先生下江南的时候可没有这番作态。

先生倒也不为难弟子:“你这从乡下到县城,如今到保定府好歹是一步步的高升上来的,先生我也算是荣耀非凡,怎么如此小儿作态,丢人。”

周澜一脸惊喜,这就是答应了:“这才哪到哪,弟子不敢说荣耀,不过以后弟子会努力,不让先生失望的,先生,弟子太崇拜您了”

先生心说,我都差点被你们哄去江南了,去保定府居住算个什么,再说了,孤身至今,也就收了这三个弟子,刚好还是在想要收山,怡情养性的时候,我不跟着你们,我能去哪呀。

尤其是常乐,那样的小弟子,先生可舍不得放开手,谁知道会不会让别人给捡了去。

看着大弟子激动的神情,先生心说,算了,这话我还是心里掂量就好,说出来让自家弟子伤情。

从保定府到县城,周澜都陪着先生一起在马车上读书,讲学的。

没有了一路的见闻,姜常喜对于这些学问,读书的事情,兴致不高。

老老实实的坐在自己的车子里面,面对周澜的邀请同行,半点不动心,言语间都是规矩,礼仪,风范,当真是差点让先生惊掉了下巴。

这一路上自家女弟子的规矩礼仪他老人家早就见识到了,没想到该用到的时候,这位女弟子样样拿的起来,还好意思说的如此郑重其事,差点就当真了。

好在先生如今对自家女弟子认识的多了,女弟子如今说出来什么,做出来什么,都已经足够淡定面对。

带着大弟子读书,随便女弟子那张嘴怎么说好了。她高兴就好。

第235章 您放心

没能邀请到媳妇同乘,周澜颇为失望,还想让媳妇看看他潜心读书的模样呢。结果人家不愿意陪着了。

忍不住就想,是不是因为自己魅力不够,若是小舅子在的话,媳妇肯定不会拒绝的这般果断。

陪着师傅一起读书的周澜,神色黯然,让老先生很是生气。这弟子是不是有点没出息呀?

心思都绕着媳妇呢,还想不想科举仕途了?就没想过,戒尺在大弟子身上频繁使用。

姜常喜一路上也没有闲着,最后一批货物,在保定府清了仓之后,他们一行人直接回了姜府,还没有来得及清点账目。

一路回县城,车上的时候,姜常喜就开始盘账。

大利不错眼的盯着算盘珠子:“大奶奶怎么样,咱们一路上,这车子总是满着的,今日才清空了,可有盈余。”

姜常喜:“盈余自然是有的,咱们这趟出行的路费肯定是出来了。”

大利不是多满意,一路上为了这些货物,可没少辛苦:“只有这么一点吗?”

姜常喜:“还这么一点?多大的口气,出去一趟,几辆马车,你还想发横财不成。”

大福替大奶奶说道:“这就已经很不错了,咱们一个庄子经营一年下来,才多少银两。”

他们这一路出行,吃穿住行,样样要花费的。开销很大的。

大利:“可那些跑货的若也是如此,他们难道就贪图个吃穿住行。”

姜常喜:“呀,都长脑子知道思考了,真不容易。不过咱们同跑货的自然是不能比的,一来人家路数广,专门做这个的,知道什么货物差价大,咱们冒然的来这么一次,全靠撞大运的,自然是不同的。”

跟着:“二来,人家的吃穿住行可不是咱们这样的。”花销上不能比的。

也对,一路上四个主子,一堆的下人,哪样都不省的。

姜常喜没说的是,他们不是为了贪图赚钱,带回来的那些货物,样样自家都留了一些,那自然是不能用银子算的。

若是仔细算,弄个商队,挣差价,利润当真是吸引人。她都有点心动。

大利是个心宽的,也不纠结了:“出去一趟那么远,没有抛费银子,就已经很好了。”

姜常喜心说,若是真的如此那该多好,出去就是送银子的,怎么可能不抛费。

这一趟出去,他们夫妻手上真的没有什么存银了。

别看在京都的时候,自己花的大方,可心里知道,就那么点家底。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