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三老爷得说,自家儿女那真是相处的好,至于他这个老父亲的地位,不提也罢。常喜这话也是认可的,可也不放心闺女:「你这里怎么办?」
倒不是心里,眼里没有姑爷,而是姑爷要当差的,府上剩下闺女一个人,连个替手环换脚的都没有。
姜常喜:「我这里还有外祖父那边呢,舅母忙的话,外祖父总有时间的,请他老人家过府坐镇还是没有问题的。」
跟着:「我是不会委屈圆圆同姜姜的,这点你们都应该放心。」
那真是,闺女在孩子身上,想的只有比他们多的。
这个姜三老爷还真是没办法反驳呢。不过人家看向的是儿子常乐。
意思就是这人手安排的是不是放心,得常乐说了算。当爹的多尊重儿子的意见呀。
究其原因,还是儿子不是自己带大的。而且儿女当真是比他们当爹娘的靠谱那么一点点。
常乐自然是不放心的,终归没有自家人看着心里踏实,所以小脸紧绷:「我还小,学习还不够扎实,我同先生商量,游学的事情可以放一放。」
说这话的时候,人家对着常喜说的。这个时候,周澜其实更想安慰老丈人的。儿女太出色的时候,总是让身边的爹娘失落颇多。
人家常乐就没把自己当成十来岁的小少年,人家想的周全着呢。
姜三老爷同姜三夫人就那么看着闺女同儿子商量事情,认真的说,姑爷若是非得安慰的话,也可以。
姜常喜好言好语的同常乐说道:「看祖母的事情不能放一放。」
对呀,游学的事情,那是因为要回保定府看老祖母才有的。常乐脸色更沉了。不过该懂的都懂。
姜常喜跟着说道:「别担心我这里,我虽然喜欢赚银子,可我还年轻,赚银子的事情可以放一放,孩子比什么都重要,我会看好了孩子,你就放心吧。」
常乐听到这里,多少放心一些。心里明白,因为要看望祖母,所以他的形成不能更改:「你能说道做到才好。当真不能大意的。」
跟着晓以利害:「这里不是保定府,不是咱们自己的地方,万事都要小心的。带着圆圆姜姜更不能贪玩,凑热闹,万一丢了,可没地方后悔去。」
姜三老爷挑挑眉,儿子思
想成熟,考虑深远,不过有点多余,姜三夫人边上点点头,人家认可儿子说的话。
前面姜常喜耐心听了,后面人家听出来别的门道了:「最近你都看的什么话本子?」
常乐多机警呀,面色都不带变的,背着小手:「乱说,我才不会偷看话本子呢。」
然后关于这么正经的话题就结束了,周澜这个姐夫,这府邸的门楣翰林侍读,就没有发表意见的机会。
结果就是,常喜抄了常乐的书房,搜出来好几本的,游侠传。所以说还是偷看话本子了吧。
常乐都有点委屈,那么重要的事情不去讨论,为何说抄书房就抄书房。
顺便还用埋怨的小眼神瞟周澜这个没用的姐夫。
周澜小声的说道:「我也没想到如此,时间上来不及。」不然定然会为小舅子妥善处理的。
换来小舅子一句:「我要你何用。」
周澜品品不是滋味,他这个姐夫难道就这点用处了,话说回来,这点用处都没有,他也不太高兴就是了。
姜常喜都不搭理这狼狈为女干的郎舅二人。事情直接交给先生去处理了。
先生都没想到,小弟子偷偷的看这玩意呢,要说这方面,还是自家女弟子厉害,一抓一个准。
当然了,这事也就这么定下来了,常乐小郎君要去游学了。
不过鉴于没事偷看课外书的事情,被罚抄了。周澜这个姐夫背地里面同先生求情都没用。什么扩展课本外的知识,都同先生说了。换来先生无情的镇压。谁求情都没用。
顺便还断了周澜为小舅子罚抄的事情,先生说了:「我那不成器的女弟子你帮着罚抄也就算了,先生我指着小弟子光耀师门呢。你离常乐远点。」
这话对大弟子打击有点大,不过人家先生不给面子奈何呀。
周澜那是知道自己在先生心里什么地位了。至少光耀师门的事情没他这个大弟子什么事。ap.
别看他才是如今师门里面的翰林侍读。
在小舅子那边也不敢有意见,也就剩下给小舅子磨墨这点缝隙了。人家周澜说了,这也算是同常乐共进退了。
顺便说一句,人家周澜过来陪着小舅子罚抄磨墨的时候,手里不是抱着圆圆,就是抱着姜姜的。不然人家常乐还未见的需要这个翰林侍读的书童。
周澜没少同小舅子叨叨:「翰林侍读磨墨,常乐,压力别太大。」常乐瞥一眼姐夫,人家真没压力。
第776章 父子兄弟
这且不算,从有出行这个打算开始,周澜就过上的苦日子绝不仅仅如此。
每日里都没有闲暇的功夫,因为小舅子有许多的话要交代,还没走呢,就已经有一个随身小册子了,都是让周澜务必记住的东西。
这些墨汁,绝对不仅仅用于罚抄了。
常乐给周澜的册子里面,又长又多的各种事情,交代的很清楚。任谁都知道,真的很用心了。
姜三老爷就听常乐念叨一次,以后再看到姑爷的时候,都是捂着半张脸的。
羞于面对姑爷。实在是儿子太事多了。当然了少不得让姑爷多多包涵。顺便检讨自己这个亲爹当的心大,竟然没有儿子操心费力的多。很惭愧。
周澜面对小舅子的册子,表现的就好多了:「爹您想多了,常乐那是不放心小婿同常喜才会如此的,常乐写的这些东西,那都是废了心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