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家周夫人的管事淡然的开口:“该干嘛干嘛,你们乱跑一通,敌人就走了不成,关口上是你们的亲人,他们没事,你们就没事。我家大人还在那边呢,大人都没走,你们慌什么。赶紧的这些种子都播种下去。”
这话说出来让那些路过的边军都佩服。谁家的管事,合该来他们边军这边当差。太稳了。
而且人家不光嘴上说,是真的不怕。该干啥干啥呢。佩服死了。
姜常喜怕吗,怕的很,冷兵器时代,真刀真枪的打。
而且医疗配备落后,伤到要害,丢命的机会百分之七十。输血这样的基本配备都没有呢。想想就心慌,没有自家庄子管事心态好。
可不走运真的就赶上了,还不能慌,不能给周大人丢人。到了拼演技的时候了。
周澜紧张吗,固然是紧张,可周大人更加兴奋,想要看看自己参与了武器,到底是什么效果,用草人做实验,到底不如用真人来的真实。
所以人家周大人兴奋的跑去城墙了,拉都拉不住,当然了肯定不是姜常喜拉,不然就直接把周大人扛走了。
将军气的瞪眼,气的站在城墙上嚷嚷,没见过这样听到打仗就兴奋的文官。
不过场面也足够让周澜腿软就是了,战争就没有不残酷的,哪怕是能够实力碾压都不成,能闯过三道壕沟过来的,实力都不容小看。
周大人先见识到了敌人的骂战,可难听了,说他们狡猾,不齿他们的为人。到处挖沟刨洞,可见这些沟沟洞洞,让他们损失不小。
周大人听着都着急:“他们想让咱们躺平了等着他们打。岂有此理,痴心妄想。”
可惜声音太小,敌人听不见。
城楼上的兵士都看着神经病一样看着郡守大人,您这样的话,即便是对面的听到了,也不懂。到底是文官不成呀。
然后周澜有幸听到自家将士的威武,开口就骂,那个难听呀,比对方骂的难听多了。周大人佩服死了,人才呀。
嗓门亮堂,中气十足,关键是骂的好,骂的解气,不过周大人不确定对方能听到,好像有点逆风。
糟践自家人的好口才,就看到周大人急匆匆跑下城楼,半刻钟之后匆忙上来,递给将士一个大喇叭。
这玩意小舅子小时候的玩具,简便好用。虽然没有电池的好用,可扩音效果杠杠的。
人家周大人示意将士对着喇叭开口,然后声音更好了,保准对面能听到。
周大人就傲娇了:“我虽然声音小点,骂人不怎么在行,可这个还成。”
不得不说,周大人制造小玩意的本事真的还成,保证敌方能听到。
将军感叹文人的智慧,当真是佩服,就说周大人,不该在翰林院那样地方,这要是在边军,随便折腾点啥,都是他们这些将士的福气:“真遗憾,也没办法为郡守大人嘉奖。”
最遗憾的还是没法把人挖过来。
第1001章 周大人的嘴
周澜这时候就傲娇的很,嘴上很谦虚:“小事情,哄孩子的玩意,不足挂齿。”能与这些人共同抗敌,还能尽一份心力,周大人感觉的是荣耀。骄傲。
让齐舅舅胡子都飘了,文人真不是东西,明明就是骄傲吗。
等到真打起来的时候,周大人脸色都变绿了。到底心里还是不够强悍。
轮到人家将军昂着下巴颏子了:“真刀真枪的阵仗,周大人一个文官,还是莫要看了,脸色都不好看了。”
还是齐舅舅厚道:“缓一缓就好,谁初次见识到这样的场面都是如此。”
跟着夸奖周澜:“你这东西准备的不错,杀伤力很大。”
然后周大人脸色更不好看了,齐舅舅也知道,自己安慰的不是地方,估计知道这东西杀伤力大,同看着这东西伤人的感觉不一样。这外甥女姑爷心里承受力差了点。
齐舅舅劝周澜,适应不了,就躲远点,省的碍事:“不然你先去看看常喜。”
周澜虚弱的扶着身边的木桩:“舅舅,我还能撑得住,缓一缓就好了,我若是不读书,没准也在这边守边呢。”
边上的将士看到怂怂的周大人说着如此硬气的话,忍不住就笑了:“周大人,咱们看好你。”
周大人摆摆手,感谢大家的看好,然后躲一边吐了。
等到真的冲锋陷阵的时候,周大人终于缓过来了,紧张,紧张还是紧张。
就后悔,自己倒腾出来东西还不够狠,杀伤力还是太小,还要自己人同敌人肉搏。
等到战事结束,看到受伤的士兵,周大人咬牙切齿的:“我会让这些工匠们把这些利器在往杀伤力大了修改。”
将军大人诧异的看向周大人:“看来周大人没有被吓破胆。”
周澜咬牙切齿的:“我可是郡守,不敢说身先士卒,可若是有需要,将军大人怎么安排周澜怎么听从,誓死都站在城头上,为我边军将士助威。”
当然了也只能助威,冲锋,自己真没本事。不够看。
将军失笑,调侃了一句:“周大人有边郡最硬的嘴。什么时候拼嘴的时候,肯定让周大人出战。”被人家讽刺了。
周大人郁闷,可自己真就剩下嘴硬了,功夫不如人呀。
好在关口牢牢的,将士们把弹下去的圆木都收回来了,人家要二次,甚至几次利用呢。
而且大家对周大人非常的热情,人家说了,这是最近这些年战事中,伤亡最小的一次,而且牢牢把敌人关在了外面。
而这都离不开郡守大人的各种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