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邕心中一凝。
赵云?
那不是龙媒榜榜一赵云吗?
他不是应该在东海吗?
什么风把他从东海吹到长安来了?
关键是他怎么混进我家里的?
不会是翻墙进来的吧?
他想干什么?
蔡邕心中警惕又好奇地打开房门。
只见眼前的赵云是一个一袭黑色夜行服的俊小生,身后背着个大黑袋子。
蔡邕不敢置信,再三确认道:
“你就是赵云?”
赵云点点头道:“正是在下。”
蔡邕问道:“你千里迢迢来找我所为何事?”
这时,赵云身后的贾诩和李儒打开袋口,探出了两颗脑袋,把蔡邕吓了一大跳。
蔡邕双腿发软,连连后退道:
“鬼...鬼啊...”
这赵云绝对是假的!
这分明是一只三只脑袋的鬼!
李儒连忙出声安抚道:“蔡公,是我。”
听到熟悉的声音,蔡邕这才定了定神,月光下,他只能依稀看清那两颗脑袋的模样。
一颗圆润的脑袋是贾诩,一颗消瘦的脑袋是李儒。
这两人什么时候和东海的赵云搞在一起的?
此时文雅的大儒蔡邕很想骂一句脏话。
大半夜搞这出,太阴间了。
蔡邕捂着怦怦直跳的心脏道:
“你....你们....怎么在赵云的袋子里?”
李儒道:
“我们准备跟随赵云投靠刘备。”
“你要不要一起?”
蔡邕愣了一下:“你们都要投刘备?”
贾诩点头道:“对。”
蔡邕算是明白赵云千里迢迢来长安干什么了,他是来挖人的。
蔡邕的眼神黯然:“哎,董卓一死,各奔东西,连你也不例外....”
李儒劝道:“蔡公,你是董卓亲自提拔的,你留在这里只会被王允清算,不如与我一起投靠刘备。”
蔡邕看着桌案上汉史的草稿,不舍道:
“以我的地位....王允应该不会对我怎么样....”
贾诩向来擅长察言观色,一眼看出蔡邕这是不舍得修《汉史》这份工作。
他说道:“蔡公,我劝你不要抱着侥幸的心理。”
“修书和自己的性命哪个重要得拎得清。”
“你是董卓提拔的名士代表,留在这里太刺眼了,王允必定拿你开刀,我敢说你必死无疑。”
“你大可以先在刘备那边避风头,等过几年再回来修汉史。”
“十几年前你就在修汉史,后来被宦官破坏,被迫中断了进程。”
“你想想,如果当年你被宦官弄死了,哪里能等来今日继续修汉史的机会?”
“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啊!”
李儒道:“文和向来算无遗策,蔡公你要不再好好考虑一番?”
蔡邕被贾诩说动了。
贾诩说得确实没错,当年修汉史的进程被迫中断。
十几年后,他在董卓的提拔下重返朝堂,重新修撰汉史。
加上如今人已年迈,五十多岁的年纪,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老死。
所以他倍感珍惜这次机会。
即便知道王允有可能对他下手也抱着侥幸心理赖着不走。
李儒见蔡邕动容,继续加码道:“蔡公,你信不信,明年你就能重返朝堂继续修书?”
蔡邕抬眼道:“真的?”
李儒自信地笑道:“有我辅佐刘备,没有什么不可能的。”
蔡邕这次真的心动了。
几年他可能等不起,但他现在身子骨还算硬朗,一年他还是能等得起的。
蔡邕终于点头道:“我跟你们走。”
赵云手脚麻利地打开袋子道:“那进袋子里来吧,我背你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