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油腻书库>都市言情>从电影抽取技能> 第七百一十九章 谁尿黄,快滋醒他!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七百一十九章 谁尿黄,快滋醒他!(2 / 2)

一个个都是当地武行里的扛把子。

不过有意思的是,咏春拳那边却一个人都没来。

南方这些拳种之间的恩怨由来已久。

尤其是蔡李佛这一脉,早就看咏春不太顺眼。

他们私下里都说:

“咏春?那叫什么功夫,那是娘们练的玩意!”

这话听着刺耳,但他们也不是空口白牙说大话。

毕竟在广府这片地界,咏春这些年一直被几个门派压着打。

谁赢谁输,明摆着的事儿。

叶问虽然在香江教过不少徒弟,其中碰瓷最有名的就是李晓龙。

可问题是,他们不认可叶问的真本事。

更别说此人还背了个“忓奸”的名声,在民间流传多年,始终洗不清。

如今杜笙要拍《大宗师》,讲的就是李书文这位武林宗师如何抗击倭寇、保家卫国的故事,同时揭露一些伪英雄的真实面目。

这对于老一辈的武师来说,简直是正中下怀。

他们早就憋着一口气,等着有人能把这事拍出来。

给世人看看什么叫真正的华夏功夫!

所以哪怕杜笙迟到了一会儿,大家也没说什么抱怨的话。

反而觉得这老板挺实在,不耍大牌。

再加上杜笙本身也是练家子,一身功夫响彻世界,说话做事又平易近人,完全没有明星架子。

几句话聊下来,大家都对他服气。

晚上,剧组照例摆了一桌饭,算是正式开工前的“聚餐仪式”。

酒桌上,杜笙端起酒杯,挨个敬了一圈,边喝边聊,气氛热络极了。

几个老拳师一开始还拘谨着,后来几杯黄酒下肚,话匣子也就打开了。

“杜总,你这部电影啊,是给我们这些人出口气。”

一位姓陈的蔡李佛拳师傅拍着桌子说道:

“听说墨镜王又要拍叶问,我听着就一肚子窝火,这不是胡乱炒作吗?”

“对!现在外面那些年轻人,以为咏春就是天下第一,

连八极、形意都不放在眼里,这不是胡闹嘛!”

另一位刘家拳的老前辈也跟着附和。

杜笙笑着点头,一边吃菜一边回应:

“各位前辈说得在理,我拍这部戏,就是想让大家看到真实的历史,而不是被人编排过的‘神话’。”

“好!这话说得痛快!”

众人纷纷举杯,气氛热烈得不得了。

一顿饭吃下来,不仅拉近彼此距离,也让这些武术顾问彻底放下戒心,开始真心实意地为剧组出谋划策。

“叮铃铃——”

第二天清晨,一阵闹铃声打破卧室宁静。

刘施诗翻了个身,看了眼床头手机,才早上六点。

她见杜笙已经出门练拳,便快手快脚从被窝里爬了起来。

洗漱、换衣服、吃早餐。

然后坐上剧组的大巴车,朝着目的地出发。

今天的目的地是萳海影视城。

叶炜信早就让大部队进驻,把场地、道具、群演全都安排妥当,连武馆门口的招牌都挂好了。

杜笙到来时,正见他跟摄影师和技术组讨论第一场戏的机位布置。

叶炜信手里拿着分镜手稿,一边比划一边讲解:

“这场戏要突出武馆街的热闹氛围,所以镜头得高一点,用广角扫一遍,再慢慢拉近……”

摄影师点头记录,技术组迅速调整设备,灯光师也开始打光测试。

半小时后,一切准备就绪。

“《大宗师》第1场,第1镜,第1条,Action!”

场记一声令下,板子一打,摄影机缓缓启动。

1900年,沧州武馆街。

镜头从高空俯拍,慢慢推进,画面中展现的是整条武馆街的风貌。

青砖灰瓦、红灯笼高挂、人群熙攘,街头巷尾都是练武之人,一派江湖气息扑面而来。

镜头随着一只飘飞的风筝,轻盈地转向了一座普通的院落,那是李书文的家。

这场戏虽然内容简单,但节奏紧凑,十分钟不到就顺利过了。

第二场戏,廖师傅上门切磋(实则蹭饭)

“《大宗师》第2场,1镜,第一条,Action!”

这回的镜头设在数米外,远景拍摄。

杜笙饰演的李书文穿着一身传统长袍,正坐在家中吃饭。

饰演他妻子刘施诗在一旁给孩子喂饭,一家三口其乐融融。

忽然,一个武馆帮工急匆匆跑进屋来:

“廖师傅来了。”

话音刚落,一个身材微胖、神情自若的中年男子走了进来。

他就是廖师傅的扮演者——陈志辉。

这位毕业于中戏,不仅武术功底扎实,还曾在《三国演义》、《水浒传》等经典剧集中出演过重要角色。

还有李联杰版的《霍元甲》里也露过脸。

他只要一站出来,不用说话,那种自带喜感的气质就出来了。

“第三镜,第一条,Action!”

廖师傅走进来后,朝李书文抱拳行礼,一脸笑容:

“李师傅,我是廖家拳掌门人,最近在沧州开了新武馆,特来拜访。”

杜笙放下筷子,挑眉站起:

“你是来挑战的?”

这年代武风盛行,‘枪神’李书文喜好武斗授徒的威名早就传开,且他这段时间不是挑战别人,就是接受别人挑战。

而新开武馆的人,去挑战李书文就是最快的扬名方式。

廖师傅也不转弯抹角:

“听说你力能举鼎,六合大枪练得出神入化,今日特来讨教一二。”

杜笙摆摆手:

“下午吧,我正在吃饭。”

廖师傅丝毫不尴尬,反而更自然地说:

“没事,我可以等嘛,闭门切磋,输赢没人知道。”

杜笙指了指饭桌旁的老婆孩子:

“不是输赢的问题,是真在吃饭。”

“那……我等你吃完。”

说完,廖师傅就在一旁坐下,安安静静地等着。

盛饭的刘施诗看了他一眼,有些无语。

廖师傅坐在桌边,眼神时不时往桌上瞟,饭菜的香味让他忍不住咽口水。

都是在这片地界混饭吃,杜笙不好赶人:

“你还没吃?”

廖师傅微微摇了摇头。

“那一起吃吧。”

结果廖师傅还真不客气坐上桌子,动作熟练得像是早有预谋。

旁边的刘施诗看着他狼吞虎咽的样子,心里直犯嘀咕:

这人怎么这么不懂事?

我老公只是客套一下,他居然真的坐下来吃了?

镜头一路跟随,只见廖师傅吃得比李书文还香,一会儿喝汤、一会儿啃肉,还评价起今晚的饭菜:

“这豆腐炖得不错,就是酱有点重了。”

……

这场戏拍完后,全场响起一阵掌声。

导演叶炜信喊道:

“过了!一条过!”

众人欢呼一声,心中已经盘算这次拍戏能提前多少天杀青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