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一触即发,而能够充当调停者的教皇尤金五世并无意解决冲突,而是狡猾地宣称“在这一次的皇位争端中教皇的任务是加冕而非审判”,作为一名英格兰人(且和瓦伦蒂诺公爵关系密切),不论是从英格兰还是意大利的角度他都巴不得弗朗索瓦一世和查理王子互相争斗,这意味着他们无暇顾及意大利,而英格兰也可以趁机渔利,因此在表明自己的态度后,他还顺便把皮球丢给了亚瑟一世,建议弗朗索瓦一世和查理五世(他已如此自称)接受英格兰国王的调停。
不需要教皇提醒,弗朗索瓦一世和查理五世都清楚这个时候英格兰的态度非常重要,这关系到弗朗索瓦一世是否会面临两线作战的窘境和查理王子是否能够得到配合与支持,因此尽管和英格兰王室有着深仇大恨(主要来源于凯瑟琳王后),弗朗索瓦一世还是按捺心气向英格兰发出了友好信号,表示愿意立刻将勒妮公主许配给威尔士亲王,并表示勒妮公主可以不必放弃她对布列塔尼的继承权。
这无疑是一个积极的信号和慷慨的礼物,而查理五世和奥地利的玛格丽特一度对此心灰意冷,只能从凯瑟琳王后的方向入手希望她能看在亲戚关系的份上劝说英格兰国王至少保持中立,不要在查理五世全力调兵防御南部时进攻尼德兰,但出乎意料的是,亚瑟一世拒绝了弗朗索瓦一世提出的婚约,转而对查理五世表露了支持,他同时邀请查理五世前往加莱与他会面。
,
时至今日,想起他在西班牙失权的种种,查理五世都不太清楚其中是否有英格兰的原因,亚瑟一世支持了他的航行,在出价上也还算公道,但凯瑟琳王后明明有充足的时间打压支持斐迪南的势力,她却放任他们提振斐迪南的声势,同时在他来到西班牙后迫使他和斐迪南都承认胡安娜女王对西班牙的统治,使得他被拖入漫长的党争。
但要说凯瑟琳王后完全没有帮助他争权也不尽然,毕竟她没有公开认可斐迪南二世的遗嘱对他釜底抽薪,也推动他任命了一部分尼德兰官员,他们的亲缘关系来自于胡安娜女王,他总不能指望这位姨母像姑母一样对他无条件地依从和支持。
所以根源还是因为埃莉诺的私奔,如果她没有任性地选择爱情而是安分地嫁给曼努埃尔一世,他就不会得罪葡萄牙,而他也不会和普法尔茨选帝侯一家结下梁子,如果他们没有选择中立而是像波西米亚国王(1)一样支持他,那弗朗索瓦一世至少少了一份发难的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