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迹象自然令利奥十世和查理五世惊怒交加, 但此时, 他们都严重低估了这种思潮的力量,而只将其当做是被妖言惑众者煽动的暴民, 利奥十世于1523年2月传唤马丁·路德前往罗马受审,马丁·路德则回敬多篇文章, 公开提出教皇无权干预世俗政权, 并明确指出教皇并不是《圣经》的最终解释人, 信徒可以直接与上帝沟通,无需神父作中介, 即所谓“因信称义”。
利奥十世对此忍无可忍,于4月宣布开除马丁·路德的教籍, 而马丁·路德在诸侯和市民的支持下撰写了《反对□□者的通谕》一文, 并当众烧毁教皇通谕及一些教律,事已至此,查理五世也终于出手,以皇帝的名义传唤马丁·路德前往帝国法庭受审,并焚毁马丁·路德的作品,但萨克森公爵为马丁·路德提供了保护, 出于对其言论的支持, 他以劫持的形式阻止马丁·路德前往法庭, 并将其交由他的支持者保护, 因此查理五世非常尴尬地发现虽然他非常想要通过审判马丁·路德向教廷示好,但他无法顶着国内的压力强行执行此事。
有关马丁·路德及其信众的行动已经成为了罗马教廷最头疼的事, 而意识到这对打击美第奇家族有用,凯撒·波吉亚立刻对路德派示好,表示支持教会进行改革。面对他的表态,路德派内部有一部分人嗤之以鼻,“这个私生子公爵不过是因为他没有掌控教廷才有此言论,一旦他的亲信戴上三重冕,他会立刻改换面孔”。
但这至少意味着路德派的教义争端已经被欧洲最上层的政治人物注意,在与凯撒·波吉亚有联系和交往的南法地区和西班牙属地,这样的思潮快速传播,许多重要人物(如波旁公爵和勒妮公主都对此展露出兴趣),到了1523年夏季,路德派的教义终于被英格兰贵族注意到,个别胆大者甚至公开在聚会中谈论。
约克公爵夫人是其中之一,从法兰西回来后,她同约克公爵曾经火热的爱情已然冷却,约克公爵重新开始寻花问柳,而公爵夫人置若罔闻,她在国王为了嘉奖她功绩而赠与她的城堡里举办宴会,以其别致的穿搭和高雅的谈吐吸引贵妇人们的到访,而路德派这个新的热点她自然不会放过,她在城堡中举办了好几场有关路德派教义的讨论会,即便约克公爵已经刻意地不去打听妻子的消息,也总有相关的言论传入他耳中,这令他更加不悦。
经历过法国的华丽奢靡,再回到英格兰无疑有深深的落差,而由于国王弟弟的身份,他需要时刻注意不能僭越国王的依仗,他本已习惯这样的生活,可在经历了能随意挑衅弗朗索瓦一世的快感后他只觉得这样的生活烦闷又压抑,而他的夫人,安妮·博林,在回到英格兰后她好像变得丝毫不在意他了一样,他对她不满,但如果她能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对他做小伏低、逢迎讨好,他其实也可以考虑和她重修旧好,毕竟她还是他的合法妻子,他们还没有儿子。
她的一切都是他给她的,没有他,她不过是个商人的女儿,与伯爵议婚都会被嫌弃门第,约克公爵不禁怀疑这段曾经令痴迷疯狂的恋情不过是一场骗局,亦或是女巫的魔法,她从婚姻中得到了地位和财富后便对他弃如敝履,他受不了她再顶着“约克公爵夫人”的名头四处出风头,没有他她什么也不是!
1523年9月,在闭关数月后,英格兰的约克公爵发表了一大通长篇论著,逐条驳斥了马丁·路德的言论,继查理五世后,他是又一位公开对马丁·路德表露敌意的王室成员,某种意义上,他的行为似乎也体现了英格兰国王的意志,利奥十世对此大为感动,当即赐予约克公爵“信仰捍卫者”的称号,约克公爵立刻笑纳,而亚瑟一世在得知此事后同约克公爵爆发了有史以来最激烈的争吵,在他们并不亲密的孩童时期,在他们出现龌龊的少年时期,他们也从未如此剧烈地争吵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