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是否定的。
即便是让刘据以及武帝明白对方的心中到底是在想着什么,他们之间依旧会掀起无数的波澜以及斗争。
因为这事实上是“幼年狼王”与“暮年狼王”之间的争斗。
他们之间,只能够有一个手握大权,站在世界中央的人,而这个人就是皇帝——落败的人自然而然的就会死亡。
而在皇帝与太子之间,其实一开始就只会有一个胜利者,那就是武帝。
所以,即便是武帝明白太子的心意,他也会发起这一场阴谋、而即便是太子刘据知道皇帝心中的所思所想,他也依旧会悍然起兵。
因为他们本质上与“始皇帝和扶苏”、“李世民与李承乾”不同。
始皇帝和扶苏之间的问题本源就在于“子不知父,父不知子”,若是让始皇帝知道,扶苏对他的质疑也好、顶撞也好,都不过是因为相信他这个父亲无所不能,他即便是会生气、会无语,会无奈,但却依旧会放下对扶苏的那些意见。
而扶苏若是知道始皇帝也不是“万能”的,也是会疲惫的人后,他也同样会选择帮助自己的父亲,而非是当一个高高在上的旁观者,将一切的重压压迫在始皇帝的身上。
至于李世民和李承乾.....这实则是更加简单的一件事情。
李世民从来没有想过将自己的皇位交给李青雀,他所中意的继承人一直都是李承乾,只是他想用李青雀来磨炼李承乾,让李承乾明白自己身上的重担——他是真的玩翻车了。
但武帝不同....
武帝从未曾设想过让“太子”来接受自己的皇位....
他只是一个站在皇位上,高高在上的审视着每一个想要来继承自己皇位、继承自己权力的政治怪物,他只想让每一个前来的人,在无知无觉之中被自己戏耍。
他要将自己的权力牢牢的把控在自己的手中,一直到他躺进棺材里面之后。
这才是问题的根源。
武帝放不下权力!
但他却会老!会力不从心!
所以他会布置下来一个个的棋局,一个个的“擂台”,然后让一个个的人站在擂台上,轮流的和太子打架,以此来达到制约制衡的目的。
刘据的死并非是他翻车的原因就在于此——太子死了,他还是会扶持新的人上来打擂台的。
只是后来他的子嗣实在是不多了,所以打擂台制衡的人,就从皇帝变成了大臣——这才是为什么戾太子之变中,支持太子的人要死,不支持太子的人也要死的原因。
支持太子——那就不是皇帝的人。
不支持太子?那你也没有支持皇帝。
他们只是想要“利用”皇帝的手除去太子而已。
所以,他们都该死。
想要破解这个问题,其实也很简单,找到事情的根源,抽丝剥茧就可以了。
而陈璟选择的一个手段,便是....刘据!
想要对付老登,有且只有一个办法。
比他还要登!
恰好的是,算上几次降临,已经活了近乎一百四十五年的陈璟......就是一个老登中的老登!
他斗过刘邦,斗过文帝,斗过景帝,斗过吕后、斗过窦太后,他经历过七王之乱,也看到过这世事浮沉。
简单点来说。
接下来的十几年、二十多年,只是一件事情。
一个开挂了的政治怪物vS一个开挂了的“经验玩家”!
这张棋盘之上,有且只有这两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