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话信中不便详说,等到周邦彦回京任职之后周邦言也是新官上任三把火,有许多事要处理。而现在秦修文的表现实在太出乎意料了,于是周景康不得不找了个时间,和周邦彦关在周府的小书房中长谈了一整夜,周邦彦面对其父,是不敢有半点隐瞒的,纵然知道到了后面,自己几乎是被秦修文指挥着做事,但是好在如今已经调任回京城,官阶也升了两级,在卫辉府中还置办下了偌大的产业,怎么说自己也是不亏。
所以他将所有的一切都一五一十和父亲说了清楚,等周景康听完之后,忍不住长叹了一声,盯着自己最疼爱的长子看了许久,看的周邦彦心中都忐忑起来了,周景康才道:“你糊涂啊!当时若是听了陈先生之言,如今我们周家就是如虎添翼啊!”
陈先生当时说了什么?陈先生说少年英才难得,让周邦彦收入麾下,但是当时周邦彦因为心中的一些小心思没有听从陈先生的。
其实后来他也数次心中懊悔,但是看着秦修文逐渐羽翼渐丰,那个时候再提出来,显然就要付出更多的代价了,周邦彦舍不得,就一直按耐了下来。
而如今被周景康再次提出来,周邦彦额头上冒出了一丝细密的汗珠,周家以后是要交给他的,他也一直有这个自信,从他父亲手中接过周家后能带领周家更上一层楼的。
但是一个家主,最重要的就是要有识人之明,每一次的决策都影响着一整个家族的未来,而错过秦修文这个人,就算如今他们是友非敌,但是朝堂之上瞬息万变,不是绝对的自己人,短期的合纵连横,又算得了什么?
周邦彦甚至隐隐有些后悔自己将所有事情都和盘托出,他担心自己在其父亲心中的形象就此崩塌,让周景康觉得他不配为未来的周家之主。
虽然周邦彦是周家年轻一辈里,官位最高、走的最远的,但是同样他的三弟那房也极有读书天分,当年的科举名次比他高,年纪又比他小七岁,如今在吏部任员外郎,说起来,前途也算不小。而且这几年,他外放做官,都是他三弟在父亲身边接受教导、服侍长辈,又是幺儿,父母难免多点疼宠,然而这一切,也是给了周邦彦压力的。
“那秦修文如此年纪,就能得到皇上青眼,属实不简单。虽然如今外头他的名声闹的如此沸沸扬扬,但是你刚刚说秦修文整治民生的手段、还有他在商场上出其不意想法,这次恐怕要让朝中那些人的如意算盘落空了!我们周家一向只做纯臣,从不站队也不结党,这才是皇上放心周家、敢重用周家的原因所在。而今那秦修文也一心只听皇上号令,岂不是我们天然的盟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