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昖原本是坐着的,听闻此言吓得立马站了起了,整个人忍不住地颤抖,一张白胖的脸霎时间憋得通红,下意识脱口而出朝鲜话,又马上改成汉话,大嚷道:“这怎么可能!我们朝鲜对大明一向忠心耿耿,这是污蔑!绝对的污蔑!把这个探子揪出来,本君要和他对峙!”
朝鲜使臣李德馨同样也是吓坏了,“噗通”一声跪了下去,一张老脸上沾满了泪水也顾不得擦,惶恐万分:“秦总督,朝鲜对大明之心可比日月,绝没有和倭国勾结!朝鲜犯不着用数万万百姓的性命作为诱饵,成为倭国的先头部队。再者说,倒向倭国,于我们又有什么好处?大明如此强大繁盛,就是十个倭国,也根本不是大明的对手啊!”
李昖这个朝鲜国王,光顾着嚷嚷,也没说出什么切实可行的话语,还不顾身份还要和一个探子对峙,简直是有些可笑。
反观这个叫李德馨的使臣,说话还有点水平,虽然一直在哭嚎卖惨,但是讲的内容有理有据。
只是这些都不会左右秦修文的判断,虽然秦修文早就知道历史上有这一战,但是他看历史书籍的时候,也不会将战争的具体经过都看仔细,但是现实中,局势的每一个细节变化或者信息的不对称,都会对战局造成影响,所以秦修文早在三年前就已经差遣人暗中注意朝鲜的情况。
就刚刚李昖和李德馨的一些话中,就有许多错漏百出之处,若是真信了他们,不管他们出于何意,对秦修文方都极为不利。
第186章
首先,根据秦修文得到的情报,光是在汉城,驻扎的东瀛部队至少有一万多人,甚至近两万人!他们说只有一千余人,若是他真的听信了这话,到时候轻敌大意,渡江而上,怎么了得?
其次,东瀛那边到底有多少火器、什么战力,还有谁比他更清楚的?这次他们东瀛那边分为九个军团,由小西行长、加藤清正、黑田长政等九个丰臣秀吉门下的大将分别率领一个军团,分批次从对马岛侵入朝鲜,海陆并进作战,号称二十万人共同作战,其实真正的作战兵力应该是在十万余人,剩余的人作为海上补给队伍,用作运输士兵和粮食之用,以及作为预备军,在陆地作战遭到反击之时,再次派遣海上士兵入朝鲜作战。
李昖和他的大臣们确实在最开始的时候还抱有侥幸心理,想要多观望观望,再选择靠边战队,也是因为他们这种不作为、没有给到大明非常准确的情报,才让大明官场上对东瀛到底会不会入侵朝鲜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结果东瀛那边因为丰臣秀吉的爱子鹤松突然夭折,为了宣泄自己内心的愤怒,又因为早就对朝鲜和大明虎视眈眈,在没有得到朝鲜最终的答复之前,东瀛直接出手宣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