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这边,也不舒心。上次婆婆和对门吵了一架后,对门一家再看到他们两口子,就再也不像之前那么热情了。
有一次她下班回家,正好赶上对门小汪妈妈开门,她刚想跟老人打声招呼,对门就立即把门关上了。等到她进了自家门,她才听到对门开门下楼。
真挺受伤的。当然她明白,这局面就该他夫妻二人去承受。谁让她婆婆先把对门伤得透透的。
那么有涵养又热心肠的一家人,这么多年相互照应的老邻居,现在对她家,就差形同陌路了。
婆婆,婆婆,一切的祸患,都是这个婆婆带来的。
更让她抓狂的是,这个原本说只在北京呆两个月就走的婆婆,好像一时半会儿,又不走了!
快到两个月时,吴家盛专门打电话问了他爸吴先富,什么时候能让牛学荷走。
结果不问不知道,一问起来,他整个人的心情,全都灰败掉了。
吴先富之前说,他们几个兄弟商量,他这边伺候完了两个月,就把老娘给送到吴家盛三叔家。
吴家盛的上一辈儿,一共三个兄弟,大伯,他爸爸,再就是三叔,虽然还有两个姑姑,但吴家盛老家那边的规矩是,如果有儿子,就不用女儿养老。
现在大伯家情况本就不好,以为三叔能把人接过去,结果三叔不久前出去吃席喝多了酒,第二天就中了风,而且发现不及时,送医太晚,现在连照顾自己都成了问题。而三婶常年干农活,风湿严重,手上腿上的骨节都变形了。所以三叔一家,也指不上了。
吴老太现在除了二儿子家,也没别的地方去了。
听到这里,吴家盛还能说什么?
不用说,之前说的牛学荷呆两个月就回去,算是彻底泡汤了。
吴家盛心里窝了一口火,急得阑尾都跟着疼,硬是把这消息压了两天,之后再三跟他爸确认那边实在没别的办法了,才不得不告诉了邵燕飞。
邵燕飞其实早已经有了预感,她数着日子盼到了两个月,但这婆婆丝毫没有收拾东西的意思,吴家盛也没提什么时候送他妈走,邵燕飞心里就明白,恐怕,还得继续留在这啊!
所以当吴家盛把消息告诉她时,她的怒气多半已经提前消化掉了。她也明白,自己男人现在夹在媳妇和婆婆中间,实在两难。所以她也只能安慰吴家盛,再忍忍吧,总不至于永远也不走了。
“不至于,我奶奶都九十多了,身体也不好……”接下来的话他没说,真要赶上他奶奶奶没了,他是绝不会让牛学荷在北京多留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