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宝宝的姥姥凌松心,自打认识了江宜芗,就觉得和这个武汉姑娘特别投缘。尤其二人都是 a 大毕业的,是货真价实的校友,差出来的几十岁,简直像带着隔辈亲。
凌松心曾在武汉工作生活很多年,离开那里很久了,仍然时常想念江城风味。江宜芗得知后,没事就给她带最地道的武汉特产,她因此格外觉得这姑娘懂事又细心。
尤其这个小海海,真是少有的好。很多时候,宝宝在一些做事细节上,都比不过海海。孩子的教养,就是父母的脸面。能教育出这样好孩子的母亲,凌松心也更愿意高看一眼。
交往中,凌松心多多少少的,了解到了一些江宜芗家现在的困境。凌松心为人仗义,知道江宜芗工作的醉醇酒业,是家卖酒的公司,所以就跟女婿元扬提了句,江宜芗那公司的酒,听说还行,也不知道档次够不够。
凌松心跟女婿说话非常有分寸,从来都不提要求,点到即止,绝不会让女婿尴尬难办。
老人家是滴酒不沾的,无缘无故提了这么一嘴,那肯定是意有所指。
元宝宝现在在家成天“海海哥哥这样说”,“海海哥哥那样做”的,所以凌松心有时候夸完海海,会提几句江宜芗家的情况。
元扬是何等聪明之人,一下就明白了岳母提酒的意思。
凌松心在他家的地位,堪称崇高。老人家当年算是国家建设的有功之臣,非常有智慧,全家老小对她都特别敬重。舒华能把这老宝贝疙瘩请来帮着带孩子,他心里是既感激,又觉得女儿幸运。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好,女儿小时候能跟在这样的姥姥身边,受教化,受熏陶,几家孩子能有这等福气。他巴不得老丈母娘能一直呆在他家,干脆别回去了。
至于酒,他对江宜芗那公司,有耳闻,只是还没合作过。
不过,市面上同档次里的酒水,选哪个牌子不是选。
想他家的元宝宝,自打和邱海海一起上课后,上进心就更强了。小姑娘以前总以为自己很聪明,天大地二她老三,有时候会翘起尾巴,不知谦虚。此番学英语,终于让她遇到了邱海海这座山外山。小哥哥不光极聪明,又极虚心、耐心,学习上什么都快过她、好过她,却从来没有对她说过半句否定,还经常夸她。有这么个好榜样在身边,小姑娘渐渐知道了反思和收敛,被海海影响着,潜移默化间,就有了不小的变化。
所以不管是看老的,还是看小的,这单酒水的提成,都值得让江宜芗家拿到。
于是前不久,他主动跟江宜芗提出来,可以聊聊采购酒的事。
江宜芗自然非常高兴,约好时间后,亲自带着自己部门的一个销售经理,去到元扬家的酒店谈业务。
江宜芗和那个经理是提前了到的,之后就在一楼大堂的休息区坐着。不想销售经理突然肚子不舒服,跑去上厕所,就留了江宜芗一人在那。
没过多久,元扬从酒店正门进来,正好看到江宜芗已经在那等着了,于是就迎了过去。
两人面对面坐着,一边等那个销售经理,一边聊起了天。早都是熟人了,说话也不拘谨。尤其一聊到对方家的孩子,都是大加赞赏。当父母的人啊,听到自家孩子被夸,不管那里有没有夸张恭维的成分,经常都会比听到自己被夸还要高兴,所以两人脸上的笑容都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