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除去两京的政治地位,无论从人口还是税收,经济规模角度来说,都是实打实的大明第一府。仅仅苏松常三府,就占据了大明整个天下税赋的四分之一,而苏州排名第一,这就是苏州的底气。
无论是苏州的官员、士绅还是普通百姓,甚至大明中枢,没有人相信,大明能够承受得起苏州动荡的后果,除了牛逼轰轰的小奶皇。
苏州城早已经容纳不下海量的人口了,所以,即便是城外依然有无数建筑,商铺,酒家,客栈,官署,民居直接建在城外运河两岸的不在少数。
三千多士兵站在城外,周围依然有无数老百姓看稀奇一样的远远看着他们,纯鸟铳部队,非常罕见,大炮部队,更是古怪。
人群中有人无意间撞了一下警戒士兵,昭武卫士兵大怒,正要发作,手上解到一张纸条,耳中传来一声低语。
“给刘公公。”
士兵微愣,还是聪明的小声告诉队正,然后纸条被送到了马士英身后的太监手上,太监低头打开一看,脸色大变,慌忙又递给萧震虏。
马士英说出自己是苏州知府时,陈文瑞脸色一下苍白,再也不顾体面,也没有了傲骨,慌忙跪了下去。
“下官不知是府尊当面,今日没有收到通知,请府尊赎罪。”
果然是县官不如县管,同样是四品官,路过苏州的马士英和苏州知府的马士英完全是两个物种。
看着眼前跪倒的一大片,马士英胡须都在发抖,反而有些不知道怎么发作了。没来迎接他就算了,来了也不至于下跪吧?
“丁性如何在?”
丁启睿,字性如,马士英同年,天启八年任苏州同知。马士英在苏州官员名单上看到丁启睿还是非常高兴的,宦海沉浮,难得有同年同治一府,他已经把丁启睿列为他的重要臂助了,虽然丁启睿也只比他早来苏州几个月。
马士英出发比李若琏还早,但他又不是行军,一路慢慢悠悠的,出门了才派人给苏州送信,就是有想给丁启睿一个惊喜的想法。
马士英没有想到几年不见,这个丁启睿竟敢怠慢于他。
朱慈炅来到南直后,南吏部已经有实权了,涉及南直的所有官员调动,都已经无需北京的监国圣旨了,这里有天子印玺。
当然,这也是钱士升与谢陞几番较量后的默契。谢陞向江宁派县令,钱士升就往江西派县令,谢陞手里是监国圣旨,钱士升手里有天子之印。
正值官场动荡之际,北京很不满钱士升借小皇帝揽权的行为,但钱士升背后也有孙承宗大佬。来宗道出面调解,达成了不能宣之于口的默契,南吏部仅限于南直官员。
黄立极派出投靠他的刘廷元来南京接任侍郎,其实就是要制约限制钱士升的膨胀,给钱状元拖后腿的。
马士英级别还不够,根本不知道这里面的弯弯绕,别说他,小皇帝朱慈炅拿着密密麻麻的的名单都不知道。
马士英本来还想在南京等待北京的正式任命,结果钱士升甩给他一张圣旨。不用等,去吧,小皇帝的命令要从快从紧。
拖延,不存在的。
南京上下已经有渐渐要疯了的节奏了,小奶皇的旨意是头天下达第二天就要成果的,你还想拖延,还要不要加钱了?
其实,朱慈炅生病对南京官员来说,是件幸福的事。这魔帝天命所归,没那么容易崩,你多休养几天吧,病个一年半载最好。
马士英的不爽流露,陈文瑞吓得连忙磕头。
“禀府尊,因为东厂李实抓捕士子,苏州织造总局那边发生民变,丁同知在那边协调。”
民变?
又见民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