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
三天后,李不焕率领着大军开始返回雁门关。一路上,士兵们虽然疲惫,但脸上都洋溢着胜利的喜悦。
李不焕骑在马上,看着身后的荒原,心中感慨万千。这场战争,他们赢了,但也失去了很多弟兄。他知道,和平来之不易,他一定会守护好这片土地,不让战争再次发生。
回到雁门关后,李不焕立即上书朝廷,奏报此次大败朔北蛮族的战绩。
没过多久,朝廷的旨意就到了。女帝对李不焕大加赞赏,封他为镇北侯,赏赐了大量的金银珠宝,并下令让他班师回朝。
李不焕接到旨意后,心中却有些不安。他知道,朝堂之上风云变幻,自己常年在外征战,与朝中大臣们交往甚少,此次回朝,不知会遇到什么事情。
但君命难违,他只好安排好雁门关的防务,然后率领着一部分亲兵,踏上了回朝的路程。
经过半个多月的跋涉,李不焕终于抵达了京城。京城繁华热闹,与雁门关的荒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他先回到了自己的侯府,稍作休整,然后便进宫面圣。
女帝在瑞熙殿上接见了李不焕,再次对他大加赏赐,并设宴款待了他。
宴会上,朝中大臣们纷纷向李不焕敬酒,表面上看起来十分热情,但李不焕却能感觉到,有些人的眼神中带着一丝嫉妒和敌意。
其中,最让李不焕感到不安的是丞相秦囤。秦囤是朝中的权臣,为人阴险狡诈,一直与李不焕不和。
宴后,李不焕回到侯府,心中思绪万千。他知道,秦囤一定会找机会陷害他。
果然,没过几天,秦囤就向女帝上书,诬陷李不焕在雁门关拥兵自重,意图谋反。
女帝虽然有些怀疑,但在秦囤的蛊惑下,还是下令将李不焕软禁在侯府中,等待调查。
李不焕接到旨意后,心中悲愤交加。他为大乾出生入死,立下了赫赫战功,没想到到头来却被人诬陷谋反。
但他并没有反抗,他相信皇帝总有一天会查明真相。
在侯府软禁的日子里,李不焕并没有消沉。他每天都在府中读书、练武,等待着皇帝的调查结果。
陈武等亲兵都为李不焕感到不平,纷纷表示要劫狱救出李不焕,但都被李不焕制止了。
“我是大乾的将军,岂能做出背叛朝廷的事情?”李不焕说道,“我相信陛下一定会还我清白的。”
时间一天天过去,调查却没有任何进展。秦囤暗中买通了调查官员,让他们迟迟不给出调查结果。
李不焕知道,再这样下去,自己迟早会被秦囤害死。他决定想办法自救。
他暗中联系了朝中一些与秦囤不和的大臣,让他们在女帝面前为自己说话。
同时,他还让陈武悄悄回到雁门关,联系那里的将领,让他们做好准备,一旦自己有什么不测,就立即率兵进京,清君侧。
在李不焕的努力下,朝中越来越多的大臣开始为他说话。皇帝也渐渐意识到,李不焕谋反的可能性不大,开始对秦囤产生了怀疑。
终于,在一个月后,女帝萧月瑶下令释放李不焕,并恢复了他的官职。
李不焕走出侯府的那一刻,心中百感交集。他知道,自己虽然洗清了冤屈,但与秦囤的斗争还远远没有结束。
他回到雁门关后,更加用心地治理边防,训练士兵。他知道,只有拥有强大的实力,才能保护自己,保护大乾的江山。
平静的日子并没有持续太久。一年后,朔北蛮族再次南下,这一次,他们联合了西域的一些小国,兵力达到了十五万人。
消息传到京城,女帝萧月瑶大惊失色,立即下令让李不焕率领大军迎敌。
李不焕接到旨意后,不敢怠慢,立即率领着雁门关的十万大军,向着朔北蛮族南下的方向进发。
大乾三十八年,深秋。
雁门关外的风,已经带上了刺骨的寒意。枯黄的野草在风中瑟瑟发抖,仿佛在预示着一场即将到来的风暴。李不焕站在雁门关的城楼之上,目光如炬,眺望着远方的草原。他身披厚重的玄甲,甲胄上的纹路在夕阳的余晖下闪烁着冷冽的光芒。
“将军,斥候回来了。”副将陈武的声音打破了城楼上的寂静。
李不焕转过身,看到一名风尘仆仆的斥候跪在地上,身上沾满了尘土和血迹。“说,朔北蛮族的动向如何?”
斥候喘息着说道:“将军,朔北蛮族的主力已经集结完毕,大约有十五万人马,正朝着雁门关而来。他们的先锋部队已经过了黑风口,距离我们不到三天的路程了。”
李不焕的眉头紧锁。十五万大军,这是朔北蛮族近年来最大规模的一次入侵。他知道,这将是一场生死存亡的决战。“传令下去,全军进入一级戒备状态。让后勤营加紧运送粮草和箭矢,务必保证充足。另外,再派几队斥候,密切监视敌军的动向,有任何情况立刻回报。”
“是!”陈武抱拳应道,转身离去。
李不焕再次望向远方,心中思绪万千。他驻守雁门关已经十五年了,与朔北蛮族大小百余战,深知他们的凶悍和顽强。这次他们倾巢而出,显然是有备而来。
夜幕降临,雁门关内灯火通明。士兵们正在紧张地做着战前准备,擦拭兵器、检查盔甲、搬运物资,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凝重的神情。李不焕走遍了各个营房,看到士兵们虽然疲惫,但眼神中却充满了斗志。
“弟兄们,朔北蛮族就要来了。”李不焕站在一个营房前,高声说道,“他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我们身后就是大乾的江山和百姓。我们不能退,也退不起!为了家国,为了妻儿,我们要与他们血战到底,让他们知道我们大乾儿郎的厉害!”
“血战到底!血战到底!”士兵们齐声呐喊,声音震耳欲聋,充满了决心和勇气。
回到帅帐,李不焕铺开地图,仔细研究着敌军的路线和雁门关的地形。雁门关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但朔北蛮族兵力众多,硬拼显然不是上策。他必须找到一个万全之策。
“将军,这是刚收到的情报。”陈武拿着一份密信走进来。
李不焕接过密信,看完后脸色变得更加凝重。“朔北蛮族这次有备而来,他们不仅兵力雄厚,还带来了不少攻城器械,看来是铁了心要拿下雁门关。”
“那我们怎么办?”陈武问道。
李不焕沉思片刻,说道:“我们不能死守。这样下去,迟早会被他们耗死。我决定,派一支精锐部队绕到敌军后方,袭击他们的粮草营。只要断了他们的粮草,他们自然会不战自退。”
“可是,敌军后方必定防守严密,派谁去合适呢?”陈武担忧地说。
李不焕看着陈武,说道:“陈武,我想让你带领五千骑兵去执行这个任务。你跟随我多年,作战勇猛,心思缜密,我相信你能完成这个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