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长,我实在不明白!”
“为何不许我出手?我堂堂郑氏,便这么由这帮胡人放肆?”
“这帮胡人当下敢闯我府,往后指不定还能做出什么样的事来!”
郑元瑞的那位堂叔,此刻正坐在郑继伯的面前,对着他愤怒的输出。
郑家是一个庞大的家族,分出的诸房较多,他们彼此之间,也是有着不同的观念,矛盾重重。
不同房之间所重视的经典不同,秉持的理念也不同,选择的道路也未必相同....就如郑法贤,他是重玄的,而郑继伯,他是重佛的,就连根本的学术上都有巨大的差异。
而此刻坐在郑继伯面前的郑大志,他出自北门第五房,对比其他旁支来说,这一脉是相当强横的,一直都有人在当官,而且都是大官,对整个郑家的影响也比较大。
郑大志的大哥郑权,便担任骠骑大将军,开府,二哥则是在地方担任太守。
故而,郑大志对面前这位族兄也不是那么的惧怕,言语更是强硬。
郑继伯平静的看着他。
郑家内部诸房的立场都有所不同,他面前这位郑大志,他们这一脉的立场,就有点偏向圣人。
当然,天下人皆是圣人的子民,偏向圣人本身没有问题。
可他家的情况有所不同,他的大哥在先前的争斗里坚决支持杨广上位,在随后的叛乱又积极出征,表达了自己的忠心。
有传闻说,圣人准备奖赏他们家的忠诚,这位年轻的郑大志,不久之后就会被召到都城,成为显赫的京官。
这位前途明亮的年轻人,此刻指着自己脸上的伤疤,格外的愤怒。
他被李建成给打伤了,而面前的郑继伯非但没有想着为自己出头,却还跟家里其余人商谈什么要收李建成为女婿之类的屁话!
这他哪里能忍??
郑继伯的表情严肃,“大志.....族里的许多事,你也不是不知道,不与国公结交,是办不成的。”
“他能阻拦一时,还能阻拦一世不成?圣人岂会让他一直留在荥阳?只怕明年就要离开了!”
“只要他不再担任荥阳太守,那与我家便是毫无干系,何必怕他呢?!”
郑大志是坚决反对跟李家联姻的。
郑继伯轻轻摇着头,“唐国公乃国之栋梁,而他的几个孩子,也都极为不俗,跟国公家联姻,没有坏处。”
“这件事,我已经得到了许多人的同意,其他人,我会写信一一告知,况且,要嫁女儿的是我,这是我的私事,大志也不必再多说什么。”
郑大志愈发的愤怒,郑继伯的语气又软了些,“昨日的事情,确实是误会,等到唐国公回来,我会告诉他,让其公子向你赔礼道歉,他的岁数与你相差不大,应当成为好友才是。”
“呵。”
郑大志猛地站起身来,眼里闪过一丝怨恨。
我明年就去朝中任郎了!还用得着跟这卑劣的边塞胡人当朋友?
“我会告诉我大哥的!”
郑大志冷冷说了一声,转身便离开了。
郑继伯的眼里再次流露出了一抹失落,这位郑大志已经算是郑家年轻士人里的翘楚了,若是家族运营得当,明年或许就可以到朝中担任郎。
这可是极大的起点,极高的跳板,若是干的好了,可能就直接跳过别人几十年的努力,成为天下核心的治理者之一。
可看着郑大志的表现,郑继伯忽又觉得,可能这起点就要变成他的终点了。
他甚至还不如李家那个九岁的小娃娃。
郑继伯再次长叹,怎么我家就出不了这样的子弟呢?
当郑大志气势汹汹的走出大门的时候,一群武士赶忙围在了他的身边,这郑大志身边也养了一堆门客,不过,质量完全比不过李建成的那些门客。
他们看到郑大志出来,纷纷开口问道:“三郎君,如何了?什么时候去找那李建成寻仇?!”
“对啊,三郎君,我们何时去复仇啊?”
“可不能宽恕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