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庄已是变了模样。
张度就在北门外做了一个大棚子,勉强算是能遮风挡雨,这里便是作为‘民办官府’的登记点,若有人来找他们求助办事,就是来这里告知,张度安排了人手,轮换着守在这里,确保这里一直都有人在。
张度还准备在紧挨着农庄的西面建立正式的军营,往后操练等事就在那边进行。
李玄霸等人到来的时候,正有乡民前来求助,得知那位大名鼎鼎的三郎君到来,乡人们赶忙前来拜见。
“三郎君!!”
那些乡人们都是些年长的人,面朝着李玄霸便要大拜,李玄霸哪里敢受长者的礼,迅速避让,又扶他们起身。
李玄霸这些时日里一直都在府内,外头的事情基本都是张度在做,可即便是这样,李三郎的名声还是传开了,且传的愈发猛烈,从长武渐渐往周边的诸乡扩散。
大家都知道了太守家有个儿子叫李三郎的,为人仁义,他所组建的乡兵跟其他的乡兵都不同,是真正能帮着做事,能帮着对付盗贼的。
这也是长武诸乡民的一种自保策略了,他们需要一个能唬住盗贼们,让盗贼们不敢靠近的人物。
比起击退来犯的盗贼,最好的办法是不要碰到盗贼。
他们四处宣扬李三郎的名声,这伙乡兵也被称为三郎兵,他们在乡野的待遇极好,都邀请他们到自家村里,拿出最珍贵的东西来款待他们。
张度因此也是几次告知麾下,不可坏了团主的名声,让他们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绝对不能做违法乱纪的事情。
他时不时就召集诸乡兵,告知他们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
在城里还不明显,可是在地方上,李三郎是众人皆知的大人物。
这些人围绕在李玄霸的身边,纷纷感谢他的义举,声泪俱下。
李元吉站在不远处,看着这一幕,眼里全是憧憬。
看着三哥站在那里,被那么多人围着,得到那么多人的尊重,他心里竟生出些羡慕之情。
李玄霸与他们交谈了片刻,方才跟张度进了农庄里头。
当他们走进小院的时候,此处已大变模样,李玄霸还在的时候,这里只是有点议事堂的雏形,而现在,这里已经完完全全就是议事堂的样子了,应有尽有。
李玄霸坐在了上位,张度等心腹坐在他的身边,皆看着他。
李元吉也找了处地方坐下,这场面显得有些肃穆,他也不敢胡闹了。
李玄霸问道:“那边的人可有什么消息?”
张度自然也明白李玄霸问的是什么,他轻轻摇头,“并不曾,不过,也没听说出了什么事,应当是没事。”
李元吉坐在对面,也听不懂他们到底在做什么。
李玄霸点点头。
张度忽问道:“团主,国公那边是怎么说的?我们会被遣散吗?”
李玄霸摇着头,“阿爷并没有明说,不过,既没有说一定要遣散,那便是默许了,不过,往后我们做事要谨慎些,不能再招惹什么麻烦,乡人们还需要我们。”
张度等人称是。
李玄霸又问起了其余的一些事情,包括地方的情况。
随着父亲回来,城里的情况已经改变了许多,乡野的情况,或许也有变化?
而面对李玄霸的问题,张度等人只是摇头叹息。
张度回答道:“这各处的乡兵倒是收敛了许多,不敢再来招惹我们,可对百姓,仍然是老样子,只是被我们遇到了,呵斥几句,便会走,我们不在的时候,就没有什么不同。”
“盗贼们倒是少了许多,可最近有其他乡的百姓前来告知,说他们那里盗贼横行,都是从我们这里跑过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