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09章(2 / 2)

郑长忆拿着茶饼,乐滋滋地走出少府寺的大门。刚跨出门槛,只见一辆朴素的马车静静地停在不远处,与周围偶尔驶过的华丽车马形成了鲜明对比。接着,一个高大的身影从马车上缓缓而下,竟是李源。

李源似乎并未料到会在此刻与郑长忆打个照面,脸上闪过一丝惊讶,随即变得有些局促不安。像是有些没组织好语言没头没尾的问了一句:

“郑长忆,去酒楼吗?我请客。”

郑长忆感觉非常诡异的抬头看了看天空,正午的阳光刺眼而明亮,又看了看李源。

“现在?你神经病啊?”

第81章 得益者噤声

这几日,李源的案头堆满了各类证词与记录,每一份都是对穆王爷涉嫌科举舞弊的有力指控。兴许是随着沈月夕被捕一事在京城内掀起轩然大波,许多曾经饱受科举不公之苦的寒门学子,以及那些曾依附于穆王爷门下却又心怀正义的门客,纷纷踏进了刑部的大门。

他们或是亲身经历了因拒绝向穆王爷进献银两而被剥夺上榜资格的残酷现实,或是从亲朋好友口中得知了类似的悲剧,如今都愿意站出来。

然而,面对这一份份沉甸甸的证词,李源却陷入了深深的忧虑之中。他深知,尽管这些证人数量众多,但他们的身份却成了最大的软肋——作为平民百姓,他们在朝堂之上几乎没有任何话语权。

即便他们的证词再真实、再有力,也难以在权势的阴影下发出响亮的声音。更让李源感到棘手的是,缺乏一个具有足够分量的重磅证人,这些零散的证词很难形成有效的合力,对穆王爷造成实质性的威胁。

此外,穆王爷显然也不是省油的灯。他深知自己的所作所为已经引起了朝野上下的广泛关注,因此在府邸中早已布置得滴水不漏,没有留下任何能够直接证明其罪行的物证。

这样一来,李源即便手握大量证词,也无法以此为由申请刑部对王爷府进行搜查,这无疑让案件的侦破工作陷入了僵局。

李源轻轻叹了口气,手指无意识地在桌面上敲击着,似乎在回忆着往昔。他确实是科举出身,那时的科举尚存几分清正之气,与如今的风气截然不同。凭借着扎实的学识和不懈的努力,他从刑部的一个九品主事一步步走到了如今的三品侍郎之位,见证了太多官场的风云变幻。',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