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如今一想,他似乎找到了关键——
他心神微动,人就已经到了这桃花源之中的某处角落。
这角落之中有一座神龛,不过因为无人供奉,如今积满了灰尘。
这岐山桃花源原本就是属于岐山仙子的,后来她飞升之后,这些东西都成了带不走的俗物,岐山仙子也不曾用秘法将这处的空间掠夺而去,几经辗转之后,便到了殷昼的手中。
他先前购买这里,也只是觉得做个休闲之处不错,并未更改这里的一草一木,这个神龛他也不曾动过,他带燕枝前来养伤,也是觉得灵气充沛,不易受人打扰,哪会去注意什么无关痛痒的神龛?
如今他站在神龛之前,微微拂动衣袖,神龛上的灰尘便尽数褪去。
殷昼点燃了神龛两侧的灯烛,终于看清了其中供奉之物究竟为何。
一尊塑像,不是三清,不是天道众神,而是一尊,双目泣血的烛九阴!
烛龙原本为神兽,人面蛇身,祥瑞平和,威严独具。
而这一尊烛九阴,背上被钉满了七星钉,每一颗钉子上都篆刻着厚厚的铭文,压得这传说之中温和祥瑞的神兽浑身浴血,满目狰狞!
即便是如此一眼,便觉得压迫之感顿生,那烛九阴浑身煞气,泣血的双眼之中满是痛苦与憎恶,缠绕着的仇恨与悲泣几乎要化为实质!
这不是寻常的烛九阴,很有可能正是昆仑的真神,那位似乎一直还在“活着”的真神之原身——背负上天罚,由神兽成为堕神的烛九阴。
殷昼立即熄灭了一边的灯烛。
他虽并无信仰,却尊重诸神,尤其是被打为堕神的烛九阴。
殷昼取过一边的香火,为这烛九阴敬上三炷香,不再打扰,而是回到了温泉边燕枝的身边,看着手里的面具陷入沉思。
恐怕在不知不觉之中,面具已经自动解开。
契机正是这里——岐山仙子的故居。
岐山仙子与那位堕神烛九阴恐怕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否则她故居的神龛之中也不可能供奉着烛九阴,此乃违逆,若是被天道察觉,她必死无疑。
难怪这里永远笼罩着厚厚的结界禁制,先前殷昼没想通为何,还觉得对自己来说正好,如今才意识到,这些结界恐怕正是用来躲避天道的窥探。
可能是因为神龛之中的烛九阴塑像,也有可能是因为这里还有岐山仙子留下的残存气息,之前怎么也解不开“钥匙”的面具,如今倒是自动解开了。
那方才不知不觉的昏迷,以及神识之中看到的那些景象,就极有可能与这面具蕴含的秘密有关。